文/国境之南
1.
记得小学一年级有一节课上,老师让大家说出自己的梦想,有三分钟的思考时间。不过这三分钟我们没有思考,却用来讨论,或者说是占据一个名额,因为老师说过,最好不要重复,所以,如果你想要当科学家,那我只能当发明家或是思想家。
我们兴致冲冲在讨论的不是当时我们真正的梦想,更像是一道不能重复的选择题。那时候不知道梦想二字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我们要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
2.
时常感叹,为什么身边的人就这么匆匆的走入下一个阶段,他们长大,结婚,生子,甚至有的孩子都已经上小学可以打酱油。
我是个极度慢热的人,来的慢走的也慢,总是喜欢回忆过去,喜欢抓着过去不放,不过后来看这意义并不大。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收获,我想最大的收获是不会再去计较很多东西,心情变得豁达,去相信一切好的坏的都会过去,不会一直赖在今天不走。
3.
大学时候特别喜欢看一本书叫《花田半亩》,作者田维,她是个年轻早逝的女孩,花田半亩是她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最后一部。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要与病魔抗衡,她要有顽强的意志力去抗击,然而幸运的是她用她所拥有的,勾勒出一副美的画卷,那是她自己的乐园。
老师对她的评价:她是个安静的女生,因为生病的缘故不常来学,她读的是中文系,每次期末的时候别人都是草草了事,写出来的文章多是无病呻吟,只有她静静的坐在前排或是角落里,整篇文章下来,一笔一划,连个错别字都没有,甚至标点符号都是仔细斟酌过的。
因为对周遭的事物太多感动,所以花田半亩中的诗句,纯净的像一颗水晶球,温暖的像四月阳光。
她说:万物美好,我在中央。
她说:倘若,这世上从来未有我,那么,又有什么遗憾,什么悲伤。生命是跌撞的起伏,死亡是宁静的星。归于尘土,归于雨露,这世上不再有我,却又无处不是我。
她的爱博大、宽怀、宁静、深沉,她的爱无私、透彻、感恩、从容。
即便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二十几载,可是,又有什么遗憾,什么悲哀。她拥有父母、亲人、朋友、爱人,他们对她的爱是那么丰裕,所以才能让这个年轻的姑娘在生的时候美好,在逝的时候安详。
雨露、星辰、泥土、阳光,她曾眷恋,也曾消失,但是无处不在。
时常在想,我们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已经过去了的过去还是未曾到来的远方,仿佛这些答案都不能很好的说服我们。
4.
就像林亦含在《房思琦的初恋乐园》中所写的那样,我们还有机会去经历新的生活,而对于那些已经遭受痛苦的人来说他们的世界只剩满载的黑暗。
我们要好好活着,去学习、深造,去恋爱、结婚,去经历怀孕、死胎,去洗手羹汤、去经历诗和远方。
毕竟这个世界,有多少幸运的人就会有多少不幸的事,有多少光明,就会有多少背后的阴暗面,我们经历了也好,未曾有过也罢,重要的是,我们要选择一种怎样的心态去度过往后的每一个日子。
我们想念着的美好,或成了别人唾手可得的不屑一顾,或成了别人这辈子可遇而不可求的奢望,只是无论怎样,我们内心的宁静和知足比什么都重要。
5.
未来是怎样的,不在于一个人拥有的力量,而在于他的选择,在于他要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度过这漫长岁月中的黑暗与光明。
何必强求美丽和完整。无所欲求,或许,我们的心灵才能安宁。在路上,无论荆棘密布或是一片坦途,无所畏惧,在绝望中盛开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