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大的帝国
清朝比较起中国之前的历代王朝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没有颜色鲜明的“昏君”。清十二帝的勤政好学水准也足以令其它朝代的多数帝王们羞愧难当。
清朝在综合国力、甚至国家版图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高度。
这是现象级的表现。
二、制与治的天壤之别
我认为,清朝的灭亡问题不在于统治者拒绝接受先进思想、行政理念或者说先进技术。
而是清朝的官僚体制和历代中国王朝一样,偏向于“制衡”,而非真正的“统治”。
而这两者之间的云泥之别也是大清覆亡的症结核心。
清朝的每个县,或者说基层的行政单位,县令的作用无非赈灾,断案,管理税收三样而已,顶到天上会组织村民兴修水利,等公共设施项目。
县令绝对不会对村民的生产生活起到任何指导作用,也绝不会带着自己的人民发家致富。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单位对地方经济的作用永远是负面大于正面的。
村民是纯粹的被剥削,政府对人民的责任少之又少,而人民承担的义务却远大于他们享受的服务。
历代封建王朝莫不如此,他们是骑在人民头上的吸血鬼。
所以,人民对国家的归属感简直为零。
我记得有一组老照片把这个现象体现的尤为生动。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后,北京的平民居然帮助八国联军运送物资,甚至搬运工程器械。
他们毫无国家概念,洋人来了也不过是头上踩着的满洲大老爷换成了白毛大老爷。
然而清朝这样的执政思想和行政理念在之前的中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只要它是国内最强大的一股势力,就能让老百姓低下头颅,乖乖听话。
同样的道理,应用到外交上,就是清朝的藩属国。一样是因为清朝的强大而归顺,这和老百姓是一样的道理。
问题就在于,这种依附关系是因为你的强大。而不在于我和你有休戚与共的共生关系。等到有一天你比我虚弱了,我是绝不会再把你视作宗主国的。
可是如果你手中有大量的大清国债,你就一定不希望大清灭亡。因为大清亡了,你的票子就一文不值了。
这个例子并非没有,左宗棠大人恰恰就是利用了向西方列强大量的国家借债,从而迫使列强必须支持大清打赢收复新疆的战役。
可这一战例却也是硕果仅存。所以,今有左公千古,断无李公千古。这是封建王朝最致命的一个问题:关键时刻,封建王朝制度是留不住人和其他势力的。
所以,清朝在拥有了工业,铁路,强大的武器后才陷入了真的怪圈:自身的八旗军队毫无战斗意志,而湘军,淮军等汉人军队堪可一用后又令统治者又担心不已。
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的,除了八旗军和自身统治圈层内部的利益共同体之外,他们必须防范一切势力。
这就造成了不断的制衡,企图弱化各方势力后让自己成为胜利天秤上最重的砝码。而自身却由于利益羁绊又在不断的削弱。
在深究之后你会发现这种循环是恶性的,最终必将崩溃的。
太平天国后,八旗军彻底报废,一战即溃。是曾国藩站出来培养自己的湘军击败了太平天国。
而慈禧太后却因为湘军的强大吓得睡不着觉,直到曾国藩病死才大舒一口气。
这样的最高统治者怎么才能让整个国家强大?
清朝就在不断自毁长城而又举棋不定的制衡循环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三、症结所在
如果,清朝能让各方势力和自己牢牢捆绑在一起。而不是连官场都在卖官鬻爵,毫无国家信仰可言,以大清的体量,再走一个盛世并非难事。
须知,清廷的经济就是在即将灭亡的年代也是逐年递增的。
打破当年不断制衡却越来越弱的局面有很多方法:对国内新兴阶级的拉拢和利益共享(国有工业体系,新军),让具备强烈国家归属感的人才替代以卖官鬻爵为主的官僚体制。
我认为清代如果能正确学习德国君主制的优点后,成为列强中的一位并非难事。
德国君主制的优势就在于容克地主阶级成功的把自己和军官团绑定在一起后,和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合作。虽然这样的制度存在着阶级过度封闭的绝对缺陷,也导致了德国必须不断发动对外战争以缓解国内压力。可进攻总比委屈求全来的痛快吧?没等到自己,却等到学成归来的日本。
如此制度的国家们往往都是人力资源缺乏,版图狭小,区位因素不良的国家。德国、日本、法兰西第二帝国等。而大清的优势却在于此。
我们便不再意淫那样的大清罢了。
对了,大清也确实派了考察团去了德国,可是除了带回来一个君主制最适合中国国体和贵族议会之外便什么都没了。太晚,也太蠢了。以至于,连让皇室们光荣退休以图自保的决定都在犹犹豫豫中被抹杀。
在中后期除了依然被养尊处优的报废的八旗子弟拖累,被没有任何一个阶层和统治者形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或者利益绑定。
而这,也导致了晚晴四面楚歌,仅仅一个武昌起义,就瞬间瓦解了清朝的统治。
毕竟各省提督心里想的也都是在谁家不是当官的小算盘而已。
人,还是得用心结交真正的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