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有的关系都是一种选择,父母关系也是。
据统计,在中国,有90%的人都没有独立思想,更别谈人格。他们从小就听爸妈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从来不懂得拒绝,即使是涉及自身利益的大事。
很多年轻人,像我一样,只要是父母说的话,从来不去质疑,父母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多年被父母所困扰着。
这种困扰,有时是软性的,有时是硬性的。软性的大概就像“你看看人家王阿姨家孩子,你再看看你”“你都多大了还不结婚”等精神上的压力;硬性的是指当你决心做某事时,他们总会以“今天踏出这个门,我们就断绝关系”作为威胁。父母是个厉害的角色,总会软硬兼施,迫使你放弃自己的梦想。
我身边不乏这类人,一直活在父母的意愿下,痛苦挣扎。
▼
大学时认识的一个朋友S。有天突然向我诉苦,她说谈了两个月的男朋友,要面临分手了。原来是她父母,嫌弃男孩子工作不体面,是个跑业务的。而她父母眼中的体面工作,无非是在单位上班的公务员。那段时间,她整天无精打采,整宿整宿的睡不好,一想到男朋友,就觉得对不起人家。可是,自己却又没有挣脱枷锁的勇气。最后,她还是从了父母的意愿。找了个科级的干部。人虽然老了点,但是听父母说,行政单位有前途,她便也不抱怨了。
一个连感情都犹豫的人,在父母的前行干涉下,注定坚持不了。幸福也好,不幸福也罢,说到底,都是自己选的。
▼
我的小学同学P,从小就是一个执行狂,只要是老师交代给她的任务,她一定是尽心竭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上学那会总是会有值周的学生检查同学们戴红领巾的情况。轮到P值周的时候,任凭你平日跟她关系多铁,她一概是公事公办丝毫不留情面。本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的事情,却因为P的执拗和顽固,演变成了一场全体学生孤立她一个人的结局。学生时期的她因为自己能干伶俐,深得家中长者欢心,在生活和学业上,家里人极尽所能给予她各种帮助。长大后的自己本来在大城市觅得一份很好的工作,架不住家里人的三言两语,一时心软回了小城市。这两天要去这家帮忙做饭,过几天要去帮忙辅导亲戚家孩子作业。本来是碍于亲戚之间的帮忙,在她这里却成了理所应当。“自小受了我们的恩惠,现在你长大了有能力就应该替我们这些老辈做些你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现在的她,不仅每天要面对工作上的各种压力,还有承受来自于家人间理所应当的各种帮助,每天过的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打扮自己,更没有时间谈恋爱。
“我现在真的很后悔当初没有狠下心来留在大城市,原本我可以只用过好我自己就行了,现在我肩膀上挑起的是我的整个家族,我也还是个孩子啊!他们就怎么能那么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就都是我应该做的东西呢?”
殊不知,她的家人走到哪里提到她,脸上洋溢着的都是骄傲。我们孩子什么都会还特别听话。我也调笑到她,能者多劳嘛!“可是我连我自己都过不好,我怎么有那个闲工夫来管他们的事情?我一次不去,就说我是白眼狼,我要一直不去,怕是这辈子都不会认我了吧!”她愤愤道。
▼
工作中、生活中,父母总在各个领域指手画脚。他们总喜欢这样,以过来人的经验,为你谋篇布局。好多人,一辈子也没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活在进退两难的处境里。
其实,你明明有两次机会摆脱他们,但是你都放弃了,
第一次,因为你没有珍惜叛逆期,整日忙着学业。父母说你两句,你就摔门把自己锁在屋里,除了怨恨和眼泪,你从不揭竿而起。数日后,你又与父母自动言和,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他们太了解你了,久而久之,你便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
还有一次,是你没有好好读书,没有考到更远的城市。你的平台决定了你周围的朋友,所以平庸的你没有结交到思想更独立,人格更有魅力的朋友。你的思维没有得到进阶,自然地,价值观也没有多大的重塑。毕业后回到家乡,还是过着老一辈的生活。
▼
其实,父母也只能陪你走一遭,你真的没有必要顺从讨好他们。说句不好听的,80%的中国父母都在瞎指挥,瞎安排,极其擅长用闲言碎语击垮你。某天,如果你不再是他们眼中的“你”,他们就会说你变了,说你没良心。这种例子屡见不鲜,我的身边就有一个女孩子,一个人在外打拼替家里还房贷。有天,他妈妈要她打十万回来,留给弟弟读大学用。这一次,她拒绝了,她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以及畅快淋漓。那么多年了,终于与原生家庭彻彻底底的决裂。
父母是不是对的,我们不知道。一如薛定谔的猫,你只有经历过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图片来自@不知名的插画师,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