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大家谈论的话题里最多的是大S的离开,48岁的一个人的离开,我的父亲也是这个年龄离开的,所以我感觉到的心痛中,也有父亲的成分。
今天看到有人在视频中罗列出了大S在日本的几天:患病、泡温泉、不听建议去转院治疗、母亲和妹妹的狂欢……现在自媒体的方便也会带来信息干扰,我不去探究这几天行程的准确性,也不去笑话人家日本的医疗状态,但是我知道有一点是真实的:家人都忽略了,都感觉大S貌似病得不严重。
家人的关爱在哪里?绝不是镜头前的互动,也不是众人面前的亲密,家人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家这个“一亩三分地”里的关注度。一个人身体不舒服,有时候就需要家人强制性带到医院,因为疾病的原因本人是不愿意动的,脾性可能也会比较烦躁,这个时候家人的关爱就是带去看病——不管是丈夫还是母亲、妹妹,首先关注到她的身体,不管旅游行程,不管机票回程时间!
我的身体素质最近几年也在走下坡路,每一次的不舒服其实很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帮助,尤其咳嗽的时候,不想动、不愿意动,但是确实又希望快有医生诊断出毛病,最好是一剂药就解决掉问题,否则夜晚咳嗽影响睡眠……恶性循环似的。家人的送医,不仅仅是看病这么简单,那是浓浓的爱啊。
但是如果身边没有人怎么办?打起精神自己帮助自己。我的闺蜜离婚多年了,从她身上我也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一个人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一个人把自己照顾得滋滋润润——生活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
大S的离开实在惋惜,看到评论区里有人说:命该如此!我也能接受这个说法。因为对于父亲的离开我也是用这样的说法安慰自己。
回看父亲的一生,若是非得找出缺点来,也有两点。一是太要面子,所以好多事情都是希望做到完美,做到鞠躬尽瘁,放不过自己;二是太关照别人,所以就会忽略自己,心中的事情又不太愿意分享,就把自己早早与家人分别。
我能从一件事学到什么?
好好爱自己,然后才有能力去关照别人;好好爱身边的人或事,发现生活更多的美——活着,美好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