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七日谈:第一天
——愚人痴语,管窥之见,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文/图 许健
文之为德也大矣,《文心雕龙》开宗明义,确立文字对我们的意义。所谓德,可以理解为文字对人类的功用,也就是所谓最终“益于时用”。
文字于宏观而言,可教化树风,晓生民之耳目矣,足以鼓动天下;可“表征盛衰,殷鉴兴废”,关乎一代之制、王霸之迹……如此等等当是肉食者考虑的事。
文字于个体而言, “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简而言之就是李彬老师所说:不易被人洗脑,少做蠢事。
世界万物,唯有人执著地追求生命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一生总需要不断肯定“自我”,让自己相信自己存在的意义。面临纷杂的人生坎坷,生活的不易是难以言说的,往往压得人难受,让自己能够坚持下去的精神需求首要迫切。
“自我”信念有时来源于外部,有时又来源于内部,为文不失为低成本的途径之一,或者亦是借以逃脱现实的方法,但这也有令普通人陷入自己骗自己泥沼的危险。
夫民各有心,心各有感,有感而必欲发,发则通畅,畅则心安体泰。“自慰”这个词比较确切,生理上的自我刺激可以感到身体的愉悦,写写文字亦是这样的道理,情绪发泄于字里行间,心理获得纾解。深入参与人生游戏后人方有深刻感触,很多时候,文章是写给自己的,写出来,说出来,不甘于生活的乏味,抒发积郁于心的压力,是一种对心灵的自我滋润,说到底也是在寻求自我世界的圆满。
况乎,读文为文进而可开拓人生视野,即古人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扩展个体生存空间,其功用非一篇文字所能言其一二。如若终能达到“身挫凭乎道胜,时屯寄于情泰”的境界,则是更高层次的受用了。
需要就是最大的功用,不论宏观或微观,我以为,若能沾着一星半点益处就善哉了。当然,以上痴语也有为自己辩解或者是自我暗示的成分。
(原发于“西安市志远助残公益慈善中心”微信公众号,原文配音朗诵:李雪。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十年前的豪言壮语》
原创图文 请勿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