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和“散文随笔”或是其他类型的文章类别能找到结合点吗?这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应该说,我其实是喜欢写点文字的,这也是很多来简书的作者的一点“初心”。之前,我的一篇书法“文章”由于没有文字,得到某官方专题审稿编辑的婉拒,编辑非常客气,给我写了很有温度的退稿信:Sorry, 你投稿专题《简书某官方专题》的文章《[摄影笔记] | 红豆草书:千字文之天地玄黄》未能入选: 希望能有一些文字感悟,谢谢;)
对此,我深表感谢的同时,也及时总结了一点体会,单纯书法练字打卡似乎对我来说是有些局限了,既然是“简书”,即便是简单一点的“书”也还是要有所“书”。完全没有文字的投稿,显然缺乏“原创”的说服力,我也确实感到这样的投稿有点冒失。深刻检讨之余,觉得还是要不忘初心,坚持码字。而近日首页热门上关于“原创”问题,似乎也比较有争议性。说到“原创”,我也是深有体会,联系到我的一些“原创”被“抄袭”的经历,也结合日常书法练习,我想用一种“毁灭”来谈一下我对简书“原创”的理解……
“原创”之殇 —— 我的《天地一沙鸥》“毁灭”记
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芳华》之殇——没有底线的年代,对不起我举报了你,对我写的《芳华》系列文章被恶意直盗进行了维权,由于得到简友拔刀助力,我的维权得到坚持。取证时,我用10篇《芳华》书评进行“原创”佐证,维权成功。没有底线的年代,对于“原创”,想说爱你不容易…… 而这篇书法文札,我想跳出唐诗宋词,联系写文章和练书法的实际,谈点现实性的观点。
时有笔友与我探讨文章写作中的“原创”问题,我对此的态度一向是固我的。那就是,所谓“原创”,应该是你内化于心的东西外化于形的一种自然释放,必须是你真实内炼的体现,而且具有你独特的风格特征和个性魅力,可以在被“毁灭”之后再度“涅槃”。也可以这样理解,"原创"是一种能力,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复原性。
可能这种比喻有点牵强附会的不恰切,但也正好说明,真正是你自己的东西,别人拿不走,不是你的东西,你也偷不来。写文章如此,而练字,也是一样,对自己的信心至关重要,别的不过是形式而已。只是,你一定要 —— 诚实。
做文章,要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就要有随时敢于自我“毁灭”的勇气和不怕“重头再来”的底气,这是一种修炼,也是一种功底的养成。我觉得写作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修炼过程,积累和训练非常重要。写作原本便是一门“艺术”,没有台下三年功,撑不起台面的三分钟。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快捷入门”速成“捷径”,所谓的“捷径”,不过是别人总结的一些方法通论,对别人是方法,对你可能就是‘套路’,但有些东西,终归“套路”不来。
之前入过一些以"原创"为名头的各色"写作"群,里边基本都是一些公众小号的作者,发现经常有人抱怨现时网络搜索让他们写的文章经常被怀疑“抄袭”或是过度“引用”百度知乎以及各种网络资源而令他们的“作品”在公众号和一些平台发布审核中常常遇到“原创”查重过滤而失掉“原创”标识。
这些群基本是链接群,跟在简书刷首页也差不多,往往也只能浏览标题,很难深入阅读。而我也留意过他们的一些热点追踪性和娱乐八卦类的文章,不难发现,虽经重新“加工”,但很多具有共性角度的文字常常带有“脸熟”的特征,缺少“新意”。
这类文章主要的表现是真正通过查资料进行综合整理的较少,素材同质化严重,这类作者普遍喜欢跟风,爱追热点,但自己的东西有限,因而为写而写的感觉偏多。全民“写作”的互联网时代,快餐写作模式导致很多人写文章不求甚解,动辄百度知乎微博头条,却又不肯化功夫消化吸收,急功近利,贪快求成,往往是十几甚至几十篇同类文章七拼八凑之后,组成一篇“新”的文章。
但其中的内容却欠缺精耕细作的整合提炼和观点重组,为了贪快发文而又疏于质量检核,文章整体语境感觉不统一,文字表述也“风格”跳跃,给人一种不太顺畅舒服的读感,这样的文章显然与网络上提供的资源存在重复率偏高的状况,被筛查过滤也是再所难免。
腾讯企鹅等类似自媒平台升级改版之后,系统后台的查重率已经成为“原创”的一道关卡,即便是自己的旧作,旧瓶装新酒也都会被系统取消单篇的“原创”标识,这对于想在写文章上变现的一般写手来说,拼标题的时代已经过去,比实力的年代正在到来。
如果真的是喜欢写文章,而且希望通过不断的精进习练提升写作水准,把写作文章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并以平常心看待的,基本都不会自欺欺人地去拼凑别人的东西来哗众取宠,那样只会自取其辱,对提升自我修养和文字修炼百害而无一利,实不足取。例如写字,也是一种假不来的“原创”,没有足够的习练,的确无法写出漂亮的字。所谓"功夫在字外"也就是这个道理。
你用了多少心思和时间习练,就有多少效果回馈你的努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生写字漂亮或是写文漂亮的估计只是天赋异禀的人中龙凤,一般而言,均需勤以修炼,并无“捷径”。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说的便是这个道理,而当你把爱好真正通过勤学苦练内化于心,便已经掌握了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面对任何条件,都可以沉着应付。
书法作品的呈现,正是基于一种内在积存的释放,是长期形成,难以作假。不积跬步则无以至千里,只有点滴积累,才可顺势而为。今天,为了试“笔”,我把新近所撰抄的杜甫五言律诗《旅夜书怀》又在废纸上重写了一次。
这一次用了另一根柔性度大一些的洋紫荆的树枝,与之前榕树枝的笔道是不同风格,虽然形态上的表现有所差异,但在笔法上两者仍有内在对应,之后,我将本次写的字撕毁了。这就是练书法的“秘诀”——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篇”,才是目标。
当你随时敢于毁灭你写的东西,那么证明你已经具备“原创”的实力,这种底气,源自你的付出和努力,而当这种努力达到一定的存量,你才足够游刃有余。而接下来的,是一次次的自我否定和超越,直到你所“毁灭”的,最终都能被你“复原”。这,便是技艺内化于心的魅力。
写文章,练书法,均没有什么“捷径”和“套路”可供一步登天,只能是勤学苦练,笨鸟先飞。只要肯用工夫,多少也会看到成效。只是表现形式或许因人而异,毕竟天赋也是学不来羡慕不来的,那么只要我们正视自己的差异和差距,在自我的天空内,依旧可以天高任鸟飞。
当然,练字也是要讲方法和自控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不能急攻尽力。写字和写文章一样,都要适当用力,切不可不顾身体用力过猛,要适当掌握方法和节奏:不疾不徐,不慌不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慢后快,进退结合…… 才能把字和文章给“撸”顺溜了。
练字和写文关键在于怡情,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虽然此“撸”非彼“撸”,但意境相通。纵力是为不好,过频亦不足取,厚积薄发,方为要义。切记—— 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红豆 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