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混进了一个家长群,难得的一个比较纯粹的聊天群,没有广告、没有其他话题,全都围绕的是孩子上小学的问题。
几天下来,说实话我没有得到太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反倒是让我多了几分思考!
看到那么多为孩子上学选学校、选学区房过于焦虑的家长,我真的觉得之前自己的这点小担忧算不上什么!
关于子女上学的问题,我觉得大概有这么几种家长类型:
1、上层社会人群,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有钱人。这类人群也是有自己的烦恼,但是唯一不担忧的问题可能就是金钱,那么他们选择去贵族学校,或者是择校去各城市的名校,这并不稀奇。
2、社会最基层。这类人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的生活保障资金,他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希望日子过的平稳,所以他们对子女上学的问题并不担忧,在本住所所在的学区正常的入学,并期望孩子能够认真努力,希望有一天用知识改变命运。
那么,问题来了?
是谁在那么焦虑呢?
我认为是工薪阶层,确切说是白领一族的年轻家长们。这类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时可以保证基本生活质量并略有结余,可以偶尔轻奢一下,小浪漫,小资一些的人们。对家庭住所周边的公立普通学校瞧不上,对民办的所谓名校或者贵族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
怎么办呢?于是开始考察、观望,想找一个学区好、位置较好、房价适中、转手还能赚点的房子!
这种可能性有么?是有的,因为幸运的人总归是有的,但是能有几个呢,概率还是太小了。
于是,越看房价越上涨,房价越涨越焦虑,一面喊着不想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一面又是根本停不下来,就这样开始了无尽的求索之路。
我有一个朋友,几年前就开始观望一个名校的学区房,最后愣是从房价六千一平一路看到了两万四一平的时候买了一套45平的老房子,楼房很旧很旧很旧,而且可想而知,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能住在45平的80年代的房子里,纯纯的一个学区房啊!
有时我在想,这么奋不顾身的家长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我觉得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期望太高,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教、国际幼儿园一路选择最好的,生怕孩子被其他孩子落在后面,小学当然也要选择知名的学校,硬件要好,环境要好,师资要好,觉得同学的质量高对未来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对自己的层次是否有客观的评估呢?
二是不想说但是必须要说的,就是部分人群是有着虚荣的心理。说出去我们家孩子在哪哪个名校是件很有面子的事,但是你真的承受的很自然没有挣扎和吃力么?
说到这里,我想说说我对这件事的想法,不一定对,仅代表个人意见,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仁者见仁的事情。
1、选择自己对应阶层的学校,在能力范围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不够高,不就低,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学习固然重要,其实让孩子在没有太多心理压力的环境里去学习和成长,或许更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展。
2、家长有时间应该多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关怀和心理成长上,而不要仅仅是盯着学习,觉得去了好学校,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家长还需要承担更多的引导工作。不是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先成为那样的人嘛,为什么要去为难一个小孩子呢?
说到底,对孩子的期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要因为期望太高而让孩子和家长都觉得身心疲惫,而忘了去体味生活。
其实生活,本就是一门学问!
本文纯属个人拙见,不足之处,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