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A脑循环

看到标题,你肯定会问,为什么叫“POA脑循环”,因为我参加了2天POA认证课,而这两天里,耳朵里、脑子里出现最多的就是“POA”三个字,直到现在,我脑子里都是“POA”“POA”“POA”的循环播放。

这很好,让我记忆深刻,也在不停回想“POA”讲的是什么。

最初接触POA这个概念,是19年3月张宁老师。

当时张宁老师分享的是关于组织赋能与组织变革,全程基于POA逻辑。

张宁(POA概念提出者)

之后再听到POA就变成了“POA恋爱”,我在与同学分享我了解的POA,提出张宁,居然没人知道,而他们只知道POA恋爱,真的惊呆我。

后面我很好奇,这个POA还能转变成什么呢,抱着这种好奇的心态,我参加了21年10月23、24日上海朱颖磊老师的POA认证班。

可以说这次再续POA前缘,让我更加理解POA的背后逻辑及应用,当自己绕圈走不出去的时候,那就使用POA吧,尤其是对我这样有选择困难症的人,特别受用。


朱颖磊

在学习朱老师的POA逻辑后,当天中午我们几个小伙伴就进行了实际应用,发现很好用。

而在这个中间,让我觉得最难做的就是,如何将以往的进行利弊分析的习惯,改成使用POA习惯。

毕竟知易行难,分析利弊的习惯已经很多年了,一下子改变去使用POA,有点费劲。

好在这两天POA在我脑子里已经绕了很多圈,慢慢转变思维,可以尝试,毕竟花钱了。


找伙伴

课程间歇,慕陶老师让我看到,我不喜欢找P的一面,确实是,很多情况下,我不愿意麻烦别人,能自己完成的事情,我绝对不会去找任何人。这个习惯可不好,得改。

因为P的环节,对我也有很多触动,毕竟人生中的几件大事,也都是有P在支撑着我的。

两天的学习,非常烧脑,建议有一定工作经验、有一定授课经验的人参与。却非常开心,有良师、有益友,期待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