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双版纳住过一段时间,那里的每个寨子都会有庙堂,小的,大的,都是寨子里的人建的。朋友在不忙的时候会给我讲她们寨子里每一座寺庙的来历。
每一座城池皆有寺院,那是供神灵和佛祖休憩的地方,也是我们祈福还愿的地方。有人说,在那里可以看到自己,也有人说,在那里可以看到故人。苏州的寺院和版纳的有很多不同。常去的,是苏州西园寺。
喜欢寺院的原因,是因为安静。任何时候去,寺院都没有喧哗的声音,即便是隆重的节日,上香的人多,也只相互致意,不会多言。
西园寺有一个后花园,种了许多花。我是偶然走到这一角,除了花匠,甚少人来。春天的时候,一半的花在暖棚里,走进去,自顾自的看,花匠并不理你,如果你问,她也会答。夏天的时候,栽在外面的葡萄架首先吐了绿,开了花,午后的光照下来,用手机拍照,屏幕出现彩虹,定格的画面静匿而美好。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始名归元寺,有七百年的历史。明嘉靖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曾把此处改为宅园,名西园,徐泰时故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又请茂林律师任住持为弘扬"律宗",改名戒幢律寺,俗称"西园寺。
西园寺的罗汉堂,在观音殿的正对面,是五百罗汉堂。罗汉都是从僧人修炼而来。他们是僧人的榜样。我遇事不快便会到罗汉堂走一回,走过五百罗汉瞬感人生苦短,应放下、应向前。这是心灵涤荡的庙堂,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也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
寺,廷也,有法度也。庙,世间达贤汇集之地。经书,佛经。
西园寺的六角亭后面,有大间的抄经室。这里可以饮茶论道,也可以静坐抄经。城市里,大多和朋友们约在咖啡厅或者餐馆,我有相熟的姑娘,一年大多只见一两回。约在寺里,煮一壶东山的碧螺红茶。经室里灯光是暖的,梵音环绕,案前一直摆有鲜花。茶气氤氲,候座静待,姑娘姗姗而来,四目相对,翩然浅笑,无需寒暄,捧起一杯热茶,这一日,便是一季里最好的时光。
西园寺养了很多鸽子,有白色和灰色的,他们都身体丰腴,神情安然。看见香客并不躲闪,在院子里池塘边的护栏上闲庭信步。我抄完经书出来,天已经暗了,池塘的水面上龟自在的回游,鱼在水下摇了两下尾便不动的呆在一处。鸽子低飞到树的枝丫上,树枝不长,她们徘徊栖落。连檐下的密竹都低了头靠在墙上。我看见排队的僧人面目肃然地走出,要上晚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