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已经离开2年多的人,
喜欢香港不代表一定要常居,
只是欣赏,无关选择;
作为一个也曾遇到地域歧视的人,
喜欢香港不代表无视其缺点,
只是不否认它的优点;
作为一个在内地生活20多年的人,
喜欢香港不代表否认内地,
更希望内地越来越好。
最近这半年,香港去得很少,除了台湾匆忙乘机外,就是前阵子快圣诞节时,拖家带口地去香港看望姑姑一家人。虽然过关很挤,人很多,但还是感觉久违的香港很亲切,喜欢这样的香港,很舒服。
为什么呢?说说几件小事吧。
姑姑家和我初到香港时所住的一样,都是楼龄20多年了的普通小区,但整体的新净程度并不输给我们入伙不到4年的深圳新房,物业的专业和房子的维护都舒心得多。
我们去了商场,圣诞节前夕的香港很热闹,到处都是节日的装饰,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特别是各大商场精彩的大型圣诞展览,普通的民众也能感受节日的喜悦。
在商场的女洗手间里照例排了长长的队伍,洗手间格局和队伍位置的原因,以至于有些在队伍后方的隔间会先空出来。如果是在内地的话,排在队伍后面,挨着空隔间的人就会直接过去了,而不管排在前面的人先来了多久。可是在香港,只要一有后方的隔间空出来,都会有人出声提醒队首的人,共同维护排队的秩序。
快回家时,我在地铁口想买面包才突然发现,钱包不见了(我是有多不靠谱),我怀抱着微弱的一丝希望赶到万宁店里。因为刚出店门时,孩子们刚好和圣诞老人在门口合影,停留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听到店员叫住我,很有可能被后面的人顺手拿走了,或者钱包不是掉在那里。可我到店里一问,店员便从柜台底下拿出我的钱包来。
香港的好,就是在这样的小细节里。
香港人很重视仪式感,比如家人们会盛装出席毕业典礼,送花祝福毕业生;比如过年时,结了婚的人要给没结婚的人发红包,10元,20元的小红包,承载的是新年的祝福,甚至发给隔壁桌吃饭的陌生小朋友;比如中秋节一起做冰皮月饼,重阳假期一起登高,周末全家一起喝早茶……小小的仪式感,给平淡的日子做了标记,增添了乐趣。
我很喜欢香港人对排队的执念,上厕所排队,等巴士排队,餐厅吃饭排队,银行柜台排队,小小的一件事情,让人感觉很有秩序也很公平。虽然深圳的排队秩序也在变得越来越好,但还是经常在过关时、口岸等公交时,碰到惹人厌的插队者。
我并不觉得香港人的素质天然地比内地高,更多地可能是他们习惯了。比如香港的巴士站和内地不同,不是所有的车都在一个站台停,所有的人七零八落地在站台上,车一来就一哄而上,而是分散成很多个不同的小站牌,一个站牌一般只停一路车,地板上会画出指示,一般还配有一小段围栏以示排队的方向。再比如,在商店的收银台和银行柜台处,人多的时候,都会围出一段蛇形排队通道,并标志入口和出口。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更容易排队,体验了秩序带来的好处就愈加愿意遵守。城市的秩序,绝不能只靠人的自觉,而是环境要提供支持。
香港很干净,一般很少在路上看到垃圾,我穿一个星期的白球鞋都安然无恙。不仅地板很干净,厕所也很干净。口岸两边都有厕所,深圳这边总是从门口走过都要捂着鼻子,而香港这边,我这种轻微洁癖都可以在门口等人时吃东西。商场就不用说了,地铁里的厕所一般也会挂上当值清洁人员的名字和电话,他们高频定时地清洁,并在小本子上签字。更别提所有的公共厕所都免费提供厕纸和抹手纸这种贴心服务了。
一到雨天,公共场所(商场、地铁、写字楼大堂等)会都铺上长长的地垫,防滑吸湿,要是红色的就好了,应该会很像走红毯。台风多发的夏季,他们还会摆出指示牌,及时地提醒路人,比如1号风球警示等。这时候,大家就会密切关注香港天文台,因为天文台一挂出“8号风球”警示,不用等通知就自动停课停工,感觉像恶劣天气的额外彩蛋。
香港虽然又小又挤,但公共设施并不马虎。各区都有免费的儿童游乐场,公共游泳池和运动场,又美又新又干净,热闹的铜锣湾中心有偌大的维多利亚公园,车水马龙的市区散落着各种各样的街心公园,还有篮球场、足球场、高尔夫球场等。而受欢迎的设施都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免费预定。
试过在周六晚上高峰时间的深圳湾口岸等245公交车,半个小时都等不到一班车发出。而香港的巴士都会依据不同的日期和时间段来定发车频率,比如有的车多是上班族坐的,周末的班次就会变少,有的车则周末出行的人多,平日的班次就会较少。很少遇到苦苦等不到车的情景。
每次有香港小伙伴说内地的长假多,我都会直接怼回去,明明是香港的假期多好吗。内地的长假都是调休七拼八凑的,国庆七天,实际只放假了3天,劳动节3天,实际只放假1天。而香港的假期都是实打实的,不调休,似乎看起来少,实际中西节日都放,比如中秋、重阳、圣诞、复活节等,简直不要太爽。
说到去香港玩,大家都会想到买买买,可其实,我最喜欢的是香港的郊野。虽然香港很小,但环保意识很强,郊野很大很美,不管是去爬山还是去海边都很方便很好玩。各种登山径,不同的难度级别都有,以前住在鰂鱼涌时,往家后面走就是通往港岛南部的登山径,夏天的夜晚还能遇到不少萤火虫。大大小小的海滩风景不一,最喜欢西贡的月亮湾,水清沙细还有海蛎,也喜欢风景优美的塔门岛,颇有台湾龙磐公园的景致,另外大浪湾也很不错,能边看海景边烧烤。深圳的海都在东部,出行一次还得在路上花半天,再堵半天,无比怀念在香港一小时可到的便利,说走就走的郊野之乐。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这里,使得香港的社会文化相对宽松宽容。不管你是大龄未婚,还是未婚生子,或是丁克夫妻,都可以相对自在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自外界的压力会小得多。 “衣不惊人死不休”的潮人,抽烟的女子,还有同性恋,都比较常见和普通,别人的议论和注视似乎也少得多。
最后,想说香港的税收低,至少普通打工仔一年都不用交多少税,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免税额,比如家里有老人或小孩的有一定的免税额,比如培训课程的费用和公益捐款都可以抵税等等利民措施。我报税时已经缴的款,隔了一阵子,又另外退给我一部分,因为多算了。
香港并不完美
上面说了这么多香港的优点,当然我也更切身地体会了香港的种种缺点,比如房价太高、房子太小、地域歧视,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等。想当年带英国归来的小伙伴走在弥敦道上,她都惊呆了,香港的街道竟然这么挤,时不时都得侧身让一让人,哈哈哈~
可能我离开了香港,远离了它的缺点,才更能欣赏它的优点,纯粹地喜欢吧。
香港于我,是意义非凡的,在这个从前陌生的地方,从学生到职场人再到人妻的角色转变,从粤语小白到日常沟通无障碍,走过大大小小的不同地方,从主题乐园到离岛郊野,从商业地标到市井街头,也遇到一些温暖的人,也碰到不少有趣的事,真实的体验带来丰富的感受,纵然也有不美好的片段,但时间的滤镜下都是亲切的。
这些年来,不时有中港矛盾冲突发生,也总有“香港已经不如内地”的论调。以前我口袋揣着一张八达通,既能坐地铁,又能刷遍常去的大小商铺,省去不少“叮叮咚咚”找硬币的麻烦,以此来抱怨在深圳出门总要带现金。而现在,内地手机支付的快速普及,不仅出门不用带钱包,而且付款还能领红包,简直不要太方便。如果从这一角度看,香港的确不如内地。
但香港仍然有许多优点,不是经济发展了,就能迅速赶上的,需要政府和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我喜欢这样的香港,
希望你也喜欢,
愿我们生活的地方都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