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遇到同事领导的笑脸和颜悦色,就能窃喜好几天,以为自己要荣升了。而如果今天同事领导对他拉着一张脸,面不露喜,他则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想着自己不会做错了什么?或是想着估计他们不喜欢他这个同事了?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家长,学校老师最近跟她稍微频繁地反馈了下孩子的情况,她就觉得,哎呀,我的孩子的孩子受到老师重视了。而如果老师一连好几个星期都没有在微信群里说过孩子的种种,她就忧心忧肺,老师怎么这么不重视我的孩子,我是不是最近说了什么不该说的,或者发了什么不该发的朋友圈,被老师看到了,觉得我这个家长不合格,素质种种不够格等。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孩子,学校里,培训班里,老师的一句鼓励,就能让她高兴上好几个月,而某位老师某天因为某种原因“蹬”了孩子一眼,或者,孩子在课上高高举了半天手,老师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让孩子起来回答问题,于是乎,这个孩子一下子“蔫”了整个学习生涯?
熟悉吗?相信,这种情景你并不陌生。或许,这位同事就是你,这位家长就是你自己,这样的孩子正在你身边亲昵地“妈妈、爸爸”唤个不停。
这个问题,往通俗了说,是“玻璃心”。往深了说,我们都清楚明了,所谓的“玻璃心”,其实是一种“关注度”的问题。
“关注度”!你期待受到别人的关注吗?放轻松,别拘谨,我们都是凡人,期待别人关注,真的再正常不过了。你是不是发个朋友圈,也心痒痒地想看看多少人给自己点赞了,多少人给自己评论了?你写一篇文章还不时关注浏览量呢?这没什么,谁不希望自己是人群中bulingling发光发亮的那一个,谁不希望自己是万众的宠儿呢!
这都是平常人怀有的美好梦想。(当然,此处除却那些bulingling自带热搜体质的明星~微笑脸。)身处任何一个群体,都希望自己被看到,被关注,被喜欢,被爱。这是人自己爱自己的表现,所以也希望别人来感受自己。
但这,不现实。据说人民币有无穷威力,但都有人不爱它,何况我们这有着七情六欲,各种性情,各种棱角的凡人呢。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的存在在这个世界,因为不同,所以可爱而精彩。也因为不同,所有萝卜白菜,才各能找到所爱。这是平常心,也是自然态。
道理我们都懂。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人,都是道理的优秀讲解员,却只有很少很少人,是道理的合格践行者。
但是问题还是要解决。怎样解决?对于成年人来说,这种渴望被关注的自我渴求度,其实只能他自己去积极治疗。多读书,多跑步,灵魂开阔了,身体健朗了,自然也就想的少了。多学习,多冥想,多和自己对话,深入去了解那个最原始的自己,你为什么渴望被关注。然后你会发现,童年时期,你就是这样的。
回来,回到你的童年时代,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对于儿童来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有点严重,任何事情,到了解决这一步,都是已经出现了一些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情形,那么预防就很重要。
如何预防?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处于对新生事物的极度好奇中,对每一个美好的小世界都有无限的憧憬。这是好事。好奇是喜欢的开始,憧憬是梦想的开始。我们希望孩子对这个世界是无限热爱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可以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被每一个她遇到的人喜欢和爱的。但这,还是不可能。
不要怕。任何问题,其实都可以提前预防,来避免一些之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来讲一种情况,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遇到。
孩子三岁了,开始上幼儿园。之前在家里一直都是,爷爷奶奶爱,姥姥姥爷宠,爸爸妈妈手上捧。在孩子那小小的意识里,所有的人都爱我,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上了幼儿园,一个班里,小朋友们多了呀,有淘气的,有捣蛋的,有可爱的,有安静的,一群小孩组成了一个世界。老师不是神仙,不可能面面俱到,处处安慰,处处爱。于是,有的小孩,会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不爱他,久而久之,不愿意去幼儿园。上了小学更是如此,一个班里学生多,不被顾及不被看到的情况时有发生,轻者,孩子觉得自己被冷落,情绪低落,重者,因此偏了科,厌了学。
你说以上的情况孩子有错吗?没有!孩子没错!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一来二去三着急,长吁短叹干瞪眼。其实,我们大可以这样:在孩子开始走出家庭,进入小集体,小社会之前,就和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告诉我们的孩子,你将进入一个怎样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遇到怎样的老师,怎样的同学,有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你有可能会遇到别人喜欢你,不喜欢你,重视你,不重视你等等的情形。告诉我们的孩子,这都很正常,就像妈妈喜欢穿咖色衣服,姥姥却总觉得咖色不好,但是妈妈觉得好,妈妈穿上还是很高兴。
各种圈子,在孩子踏入之前,提前告知他,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孩子都懂。我们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会吸收到。他会发现,他会知道,这个集体,这个社会的常态,从而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平和地去过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孩子的样子,待他长大,也是阳光青年一个。
孩子的样子,都是我们父母刻画出来的。你要他精致地开花,就要用心地去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