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翼状肩胛骨?
正常的肩胛骨紧贴胸壁,这主要是由前锯肌和斜方肌的协同收缩来完成的。
如果前锯肌和菱形肌过于紧张或者过于松弛,就可使肩胛骨失去贴胸的作用力。
我们先了解肩胛骨的功能
上提,下沉,上回旋,下回旋,前引后缩。
翼状肩胛呢,就是前引后缩占主要功能。
这个功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久坐的IT员工银行职员这种,每天十几个小时趴在桌子上。导致我们的肩胛骨处于一个前引的体态(就是含胸驼背)这就导致了我们牵拉肩胛骨的菱形肌一直被拉长(肩胛骨内侧跟脊柱连接的肌肉)前锯肌过于收缩无力失去功能。前锯肌长在我们的肩胛骨内侧远下角和肋骨上面附着,是一块扁的肌肉,它的强化可以是我们的肩胛骨能更加牢牢的贴紧胸腔。
当上臂运动使肩胛骨上下回旋时(就是我们举起手臂或者下放手臂的时候),它就出现因脊柱缘失去牵拉而翘起,形成似蟋蟀翅膀样的畸形,所以临床据此特征而命名为翼状肩胛。
我们多数人都是菱形肌无力导致翼状肩胛比较多。
翼状肩胛评估的核心要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翼状肩胛,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纠正肩胛骨的位置。
那么,怎样评估肩胛骨是否在处于正常位置呢?
可以按照如下方法:
(1)站立时,肩胛骨上角平第二肋骨,下角平第7肋骨
(2)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距离自己的3指,宽一点可以达4指。如果整个手掌都放进去还不够,表示肩胛骨向前突,如果两个手指就够了,表明可能存在军姿背。
(3)肩胛骨平面<30度
(4)肩胛骨上下角大约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下角一般比上角宽一横指。
因此,如果肩胛骨不在正常位上,就先把肩胛骨回到正中位并找到其正常肩肱节律的启动时间,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翼状肩胛的2种典型类型
在学习处理翼状肩胛前,我们要了解,翼状肩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成因和处理策略。
第一种是在人手前屈时所出现的翼状肩胛,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针对这种,主要是前锯肌和斜方肌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或无力而出现的翼状肩胛。针对这种情况,一般采用锻炼前锯肌的方法,只有当前锯肌力量恢复时,其翼状肩胛才会消失。前锯肌的锻炼方法我们会在第三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种翼状肩胛的情况:第二种翼状肩是指,当手从腹部背到后面膜肩胛骨时(手臂后伸、内旋、内收)所出现的翼状肩胛。这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中引起翼状肩胛的原因不同,是由于小圆肌、冈下肌,以及前锯肌过于紧张,而菱形肌无力造成的。因此,针对这样的翼状肩胛,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松解小圆肌、冈下肌和前锯肌,强化菱形肌。或者在肩胛骨后缩的基础上练习肩关节的动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针对两种翼状肩的处理方法。
翼状肩的手法处理与康复训练
Ⅰ 第1种翼状肩:强化前锯肌
前锯肌训练之被动训练
双手稳住肩胛骨外侧缘,让患者向前够物并保持10s。接着可以在不同长度下进行锻炼。
前锯肌训练之俯卧撑
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姿势的标准。
前锯肌训练之持物上举
通过哑铃单臂侧上举等动作,可以很好地锻炼前锯肌。
前锯肌训练之拉弹性带前上举
坐立位,弹力带一端固定在脚下,另一只手向斜上方拉弹力带。
Ⅱ 第2种翼状肩:松解前锯肌
操作要点
Step 1 侧卧位,需治疗一侧向上,治疗师站在病人的胸前
Step 2 将一只手放在病人胸廓的侧面,手指在肩胛骨上面拇指位于第9肋骨上
Step 3 用拇指向深部按压,以指向肩胛骨的弧线方向滑动拇指,直至肩胛骨下角
Step 4 将拇指向上一个肋骨移动并重复治疗过程,每一次结束的位置都在肩胛骨外侧缘更靠上一点的地方。当拇指触到形成腋窝后壁的肌束时,用拇指向着肩胛骨滑动按摩下面的肌肉
Ⅲ 第2种翼状肩:强化训练
菱形肌训练要点(本训练也可有效训练中斜方肌)
俯卧位,双手外展90°,拇指朝上,做水平外展(T Y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