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些现代诗,第一次认真读现代诗集。
与小说相比,诗的故事性更弱,再加上往往篇幅较短,可读性弱一点。
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感情与文字更为接近,更为粗暴。
小说可以通过情节一步一步引路,将深藏的感情慢慢表露出来。而对诗来说,篇幅的限制使其走不了那么长的路,感情往往与意象、文字结合的很深。
小说就算看不懂深层意思,有情节还能看个热闹。而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于是阅读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哎嘛这首真好不能赞同再多了”以及“这什么玩意儿也看不懂怎么评价这么高”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偶尔也会有“啊,还行,懂点儿”这种状况。
这种情况让我想起知乎上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名著我就是看不下去。是啊,名著往往意味着经过时间洗涤,质量没得说,那我为什么就是偏偏不喜欢呢?
因为缺少相关的经历,自然没有相关的感受,自然感觉不到好。
所以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每个人经历的东西不同,看到的自然不同。
因而如果有某些书明明很好,却偏偏看不进,不如暂且放下,过两年再来读,说不定会感触颇深。
不只是情感,道理、知识也往往同样,由已知到未知,由了解到不了解。或是由已有的现象推出其后的原因,或是由已有的规律推出全新的规律。
书就像一个放大器,勾起我们记忆深处的内容,将其放大、延伸。
放大让我们看书时发现自己不曾发现的感悟,让我们激动、愤懑、恍然大悟。
而延伸将我们感受到的1延伸到3、5甚至10,将我们有、却说不出的理解说出来,再将其引申到原来不了解的地方,这,应该就是看书的收获了吧。
读书,读的是共鸣。
最后,来一首很喜欢的诗吧,纯手打:
城市 卡瓦菲【希】
你说:“我要去另一块土地,我将去另一片大海。
另一座城市,比这更好的城市,将被发现。
我的每一项努力都是对命运的谴责;
而我的心被埋葬了,像一具尸体。
在这座荒原上,我的神思还要坚持多久?
无论我的脸朝向哪里,无论我的视线投向何方,
我再次看到的尽是我生命的黑色废墟。
多年以来,我在此毁灭自己,虚掷自己。”
你会发现没有新的土地,你会发现没有别的大海。
这城市将尾随你,你游荡的街道
将一仍其旧,你老去,周围将是同样的邻居;
那些房屋也将一仍其旧,你将在其中白发丛生。
你将到达的永远是同一座城市,别指望还有他乡。
没有渡載你的船,没有供你行走的道路,
你既已毁掉你的生活,在这小小的角落,
你便已经毁掉了它,在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