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纽约》随感

纽约chelsea

翻得E.B.怀特的《这就是纽约》(Here is New York),作者前言让我心生亲切感,说的就是我嘛,自我、放纵,以为自己写的一切,别人都会有兴趣!55555555.

瞧瞧这些文字,“随笔作者是些自我放纵的人,天真地以为,他想的一切,围绕他发生的一切,都会引起大家的兴趣。此人陶醉于他的事情,就像喜欢观察鸟类的人陶醉于他的郊游一样。随笔作者每一次新的出行,每一次新的“尝试”,都与上一次不同,带他进入新的天地。他为此兴奋。只有天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才会如此旁若无人、锲而不舍地去写随笔。”

再来看第一篇,《告别四十八街》,仿佛说的正是我现在的心情,不停地收拾旧物,那些东西搬来搬去,硬是舍不得丢,终是找了个地方准备终身收藏,原想断舍离,Upgrade Life,未曾想东西越收越多。文中还提到了缅因州牛津县的弗莱堡镇,又生亲切感,那里那里的那所Fryeburg Academy学校,我去了的嘛!途中经过他们的 Fryeburg Fair,彼时因刚参加过康州的Fair,遂未去参观,没想到这个fair如此有名,1851年就开始了,其中的菜牛和公牛展居然全球闻名。想到fair和学校,不由哈哈哈大笑啊,难怪当时对学校的感觉很大棚很乡土啊,学生宿舍休息区里还有一个男生头枕在女生大腿上,豪放得很.....把学校和展会的牛们羊们相联系,真是很无厘头的想法,不过想想着实好玩。那里还是怀特夫人祖上居住过的地方,我空时一定要再去看看怀特先生的《夏洛的网》,看看那个集会是否也在fryeburg。一瞬间,我仿佛找到和怀特老爷爷的联结点,听着爷爷讲故事,好玩极了。

不过接下来,那可真是惊悚了。瞧瞧怀特1948年在《这就是纽约》这一篇里写的文字,“纽约最微妙的变化,人人嘴上不讲,但人人心里明白。这座城市,在它漫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毁灭的可能。只须一小队形同人字雁群的飞机,旋即就能终结曼哈顿岛的狂想,让它的塔楼燃起大火,摧毁桥梁,将地下通道变成毒气室,将数百万人化为灰烬。死灭的暗示是当下纽约生活的一部分:头顶喷气式飞机呼啸而过,报刊上的头条新闻时时传递噩耗。” “这一目标高耸入云,飞机只能拦腰撞向它,它是所有民族,所有国家的家园,一切事情的发源地,在这里进行的审议,将拦截飞机,抢先阻止它们的毁灭行动。”2001年911,难道怀特是预言家吗?

不,他是《纽约客》主要撰稿人,一手奠定《纽约客》文风,其人其文,甚是喜欢,偶得一书,但有此心有戚戚焉,今晚,尽可以欢天喜地睡大觉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姑娘,你今年23了,你有一颗比天还大的梦想。 从小,你就开始在自己的心里铸造着童话城堡,切断自己一切后路,好似一步...
    路小卷阅读 527评论 0 1
  • 孟子曰:“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行事正直,难道眼睛就亮吗?推论下去,好人不能有青光眼,白内障...
    老撒阅读 685评论 0 1
  • 怎么做到独立思考,看把时间当成朋友摘出来的,有的联系了一下自身。有点乱,后面改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
    Molly_0阅读 233评论 0 1
  •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书叫《精要主义》。 这本书是“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格雷戈.麦吉沃恩的诚意之作,...
    Miss乔_阅读 480评论 2 6
  • 我们的感情属于那种日久生情,10个月的时间,我已经习惯有你在身边,你也应该习惯有我在身边吧,分开,你也很难受吧,想...
    最讨厌的昵称阅读 1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