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周航营长的课程《可复制的听书力》,获得了新知,升级了自己的学习模式,故总结如下:
第一,新知的学习一定要与旧知缝合在一起,才算学到了。(这个技巧可以解决写作找不到素材的问题,同样有此困惑的伙伴建议耐心读下去。)
每听完书后,总是只能回忆起点滴故事,再过一段时间,故事都忘记了,知识学得不牢固。
每当想写点什么的时候,书中很多有用的素材就是输出不出来,可能记住了,但就是用不上。
一个是知识学习的问题,另一个是学进去的知识如何输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虽然听了很多知识但大脑里也总是一片空白。正应了那句话“学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营长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是:
让古董级的大脑高效记忆,高效吸收知识的方式从来只有一个,将新信息与大脑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更形象地说就是将新知与旧知缝合在一起。
如何缝合?
营长举了个例子,譬如听了《经营者养成笔记》,总结出作者概括的四种重要能力:追求理想的能力,变革的能力,建设团队的能力以及赚钱的能力。大部分人学到此就基本结束了,被忽略的“缝合”才至关重要。
缝合的过程我理解是自己“头脑风暴”的过程。
四种能力与旧知建立联系:营长由这四种能力联想到了《西游记》,唐僧就很好的诠释了这四种能力。
追求理想的能力:唐僧西天取经过程中是信仰最强烈的而且始终没有变过,就是取得真经,很执着。
建立团队的能力:鉴于这个理想和目标,他收到四个本领各异的徒弟。
赚钱的能力:在取经路上,要解决生计问题,譬如徒弟们要去化缘。
变革的能力:一路九九八十一难,每次遇难都能逢凶化吉,一路过关斩将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通过这样与旧有的知识对接,才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新学到的知识。
并且这样学习的一个好处就是,学到的知识是系统的,呈网状存储在大脑里的。再回忆时就不仅仅是一个点,而是一大片。
对于我而言,这个方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当我需要提取素材的时候,思维会从一个点发散开,引爆一个面,而使得越来越多曾经被缝合的丰富素材不断涌现。
举例说明下我的运用:
昨天现场听了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现场绘制了脑图,对于这本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然后回到家我开始做新知与旧知的缝合工作。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一是积极主动,是说人们在接收刺激到反应之间永远都有一个选择的机会积极主动地人都会把选择留给自己,消极被动的人都习惯性的放弃选择。
了解这一知识点后,我开始结合旧知,回忆曾经有哪些接触素材可以体现这一点。
(忽略费劲的字体,内容更重要)
1,影片《当幸福来敲门》,被生活重击的爸爸始终没有放弃,迫于无奈衣冠不整地去参加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面试,被面试官问,“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穿着脏兮兮的衬衫来面试,而又通过了,你觉得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他说:“那一定是因为他穿的裤子棒极了!”本来是一个很不友好的没有什么生还余地的问题,但爸爸在如此窘迫的环境下依然选择乐观且积极,也就是这一点打动了面试官,获得了职业机会。
2,影片《摔跤吧!爸爸》中,爸爸的梦想是有个男孩实现他的摔跤梦,但四个孩子都是女孩,有一天当他看到女儿与男孩打架的气势,他突然想通了,为什么女儿不能摔跤?生活不容易,但他依然积极面对。
3,想到了之前任正非说过的一句话:“人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悲观,遇到一点挑战就投降,投降没有出路,只会被人蹂躏,要敢于亮剑,提刀跨马杀敌!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捷径让你弯道超车。我们只能拼命挖掘潜能,努力到无以复加,从绝望之山开采希望之石,在一个没有门的地方,用血肉之躯冲出一扇缺口!”
面对困境,任正非选择积极备战。
4,著名的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之后,放下所有的技巧又从零开始学习发球。永远积极突破自己。
5,联想到近期看到的一书《不暴躁、不胆怯、不散漫:孩子都是最好的》中关于如何让孩子成为乐观的人的章节,及许多积极妈妈的案例。
6,联想到近期看到的一本书《不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见》中关于积极的一系列丰富的金句。
7,曾经听过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中主人公即便深陷最恐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但依旧选择有意义的活着。
8,逆风翻盘,北大才女刘媛媛的例子,因为近期写了一篇学习方法的文章,故而,所有文章曾涉及的素材都可以证明生活要积极,因为本身想方法就是一种积极。
9,《刻意练习》中关于10000小时定律,要怎么的完成10000小时才能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是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边界,不断突破就是一种积极。
以上将新知与旧知缝合的过程,在5,6,7,8,9点都将新知联系到了另一本书的网络上去,从而让知识互相缝合,互相激活。
以上激活的过程,也就是思维活跃的过程,而思维活跃才更利于输出,故而将以上9个素材再重新整合就可以写出一篇比较符合要求的新媒体文了。
举一反三:不光是书中的知识点可以建立网络互相缝合,任何讯息的获取为了更好地吸收及提取调用,都可以缝合。
譬如,看一部电影,可以出一个框架和脉络,每个点都可以发散出去,找到一个知识点作为链接。
同理类推,看综艺,追剧,听演讲都可以。
总之,我感觉底层逻辑就是把接收到的知识或单点或框架的对接到已有的知识上,激活旧知,深刻新知。
以上,也让我发现了写作的另一种思路,有时候并不是有了观点才有文章,而是有了素材就有了文章。
第二,脑图的绘制极其重要。
通常我们听书爱用的方式是做笔记,笔记是线性,不能更立体,更全局的把握一本书,也就更不能看出一本书内在逻辑是什么。
而脑图更直观,更符合思维的方式,也更利于调取。
听书绘制脑图才是更有效的听书方法,并且绘制完脑图后对于一本书的理解也会上升一个层次。
脑图的绘制方法是在纸的中间写上书名画上圆圈,然后用曲线向四周辐射,理出书中的框架填在上面。
营长举了个形象的例子,画出的脑图就好比一个户型图,根据它不用去现场也能看清房子的大体情况,而避免了看房子只看到了细节没有把握全局。
有了脑图的帮助,我也清晰了樊登老师讲书的逻辑,每一本书都会有这样几个部分:坡道,发现,方法,甜点时刻,这个逻辑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所以可以帮助更好的讲好一本书,也更方便听者听懂这本书。
这是拓展了我认识的地方,为今后写拆书的稿子做了准备。
第三,额外小收获,在课上听了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其中有个有趣的实验,就是一个玻璃瓶要装下大石头、小石子、沙子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东西,通过这个实验其实是在揭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要事优先原则。
先做的不是重要紧急的事情,而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因为往往重要紧急的事情都是从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发展而来的。
这点给我很大启发,对于写作也同样。我曾一直纠结读书和写作不能平衡,总是顾此失彼。甚至有一段时间为了写文,基本上没有时间读书。
根据上面学到的理论,才明白我是舍本逐末了,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读书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写作是重要紧急的事,前者应该先做,才能有后者,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产出。
事实也正印证了这一点,这段时间读了些书,思维才重新活跃起来,一改曾经那种枯竭的写得要死的状态。反而读书时间多了,写得时间少了,但写得东西反而增加了,很奇妙。
白岩松也曾多过:“有人问我,‘写了那么多东西,哪有时间读书?’我说,‘你错了,读书是我的主业,而写作才是副产品’!”
现在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有时候做事情要符合底层逻辑,符合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能急于求成。
以上是我听营长的课升级或者说颠覆我认知的地方,分享出来,与大家一同探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