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您好,我是张帆医生,每天5分钟,战胜新冠肺炎。
1、【疫情播报】
截至2月9日24时,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5982例(其中重症病例648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1例,累计死亡病例90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0171例(湖北核减87例,江西、甘肃各核减1例),现有疑似病例23589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64。
以上是今天的疫情播报。
2、【新冠下的那些人那些事】
我们大家见过很多医生,知道他们是治病救人的天使。今天,张帆医生带您关注一群不一样的医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医务工作者。就是他们在负责急性传染病直报,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核酸检测分离、公共场所医疗机构消毒等一线工作,他们和临床医生一起捍卫民众的健康。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退休专家谢淑云同志,曾参与SARS疫情调查处置,已经启程,逆行驰援湖北武汉。衷心感谢他们在不同岗位辛劳付出的医生朋友们!
3、【张帆医生健康小贴士】
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指出,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也能通过气溶胶传播?不少朋友咨询张帆医生,表示“再也不敢开窗户了”“只能选择蹲在家中不出门”。其实别慌,气溶胶传播并没有那么可怕!!!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是漂浮在天空中的像雾像烟一样的东西,在我们呼吸、说话、咳嗽、吐痰、呕吐、甚至冲马桶时,都可以形成气溶胶。在通风条件不好且又比较狭小的空间里,患者的呼吸、咳嗽、打喷嚏产生的携带病毒的气溶胶浓度会累积升高。一定时间内,生活在其中的健康人的感染几率会非常大。
哪些环境要注意气溶胶传播呢?
没有足够通风,又比较狭小的空间。比如汽车里面,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应当被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
办公室、教室也是需要考虑的环境。例如,在一间教室里有两三个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病毒气溶胶累积后,如果没有及时通风,气溶胶传播感染的几率就很大。
地铁、飞机、高铁的通风情况相对较好,车厢和机舱都在持续与外界交换空气相对气溶胶传播风险较低,主要集中在飞沫及接触传播。
卫生间中也要注意,现在有研究表明粪便也带病毒,冲马桶时,盖上马桶盖再冲。每个地漏灌上水,把水封做好,防止楼下的气溶胶上来。
电梯间通风很差,又是小空间,一定要带口罩、小心触摸。除此之外,要勤洗手、勤擦洗、与他人隔开距离。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就是医院,我昨天在直播间里也和大家谈了医院院内感染的事情。
亲爱的朋友,不用太恐慌,事实上空气中本身就有一些病毒,一般对人体没有太大危害,但是要在公共场合,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要远一些,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冠非常时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天使医生陪伴,祝您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