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茶香】
一、关于铁观音
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高扬的兰花香。但是,并不是所有铁观音茶都会有兰花香。一般来说,常见的兰花香有两种风格:一为尖锐、霸气,具有很强的冲力,刚性十足,令人印象极深,这类茶基本上都属于轻发酵制法,但它的缺陷是回韵可能不会特别绵长,而且也比较容易出现强苦味;另一种为高雅、含蓄,但清幽的兰花香也非常明显,显得具有阴柔性、渗透力强,其优胜之处在于茶汤口感较有亲和力,茶汤回韵十足。这两种风格不同的兰花茶香其实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属于不同风格。
不管是哪种制作工艺,如果制作失败,那么成茶都不会出现高扬的兰花香。普遍情况是茶香暗弱或味道怪异、青味过强,令人难有好印象。
1、口感
茶汤滑口甘醇品饮口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入口亲和力、口中感受与吞咽感受。
虽说好茶不怕苦,但要是太苦无疑让人难以接受,微有苦感还是可以接受的,几乎无苦味则亲和力更佳;而涩感是最为忌讳的,好茶怕涩。
优质茶应该无苦或微苦、无明显涩感。茶汤入口,感觉茶香四溢,给人甘醇之感,此为好茶第一要素也。
茶汤入口后,先不急于入腹,可在口中轻转,让茶水流遍整个口腔,让所有味觉神经仔细感受。这个时候,茶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如果品饮好茶,会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口中满扬茶香;倘若苦涩明显,则会进一步放大。另外,不少铁观音会有一种粗感,就是感觉口中某处仿佛被蒙上粗粗的一层,如果粗感不明显且短时间消失,那么应该无妨;但如果粗感强且经久不退,便会令人感觉不适。
茶汤滑口还是有阻滞感往往可以在吞咽时感受,高档铁观音茶汤要求滑口、吞咽时毫不拖泥带水,感觉瞬时入腹,干净利落。
2、回甘 齿颊生香经久不退
不管是轻发酵茶还是中发酵茶,优质产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
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优质的中发酵铁观音会有非常明显的回甜味,轻发酵产品就不会有此项特点。回甜与回甘同时生成,给人以醇厚之感,这正是传统铁观音的迷人之处。另外,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源源而出。
3、叶底 不同工艺标准不同
关于铁观音的叶底,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叶底完整性是考量铁观音品质的主要因素,叶底完整为佳,反之为次。这与铁观音制作工艺并不符合。
目前,根据制法,铁观音可以分为轻发酵和中发酵两类。轻发酵工艺要求将茶叶边缘的红边去掉,人为造成叶面的破损,形成青、鲜口感,铁观音独有之兰花香也更容易体现。因此,轻发酵茶的叶底较碎,这是由制作工序使然,并非质量不佳。相较之下,传统的中发酵制法保留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茶汤为金黄琥珀色泽,视觉观感更胜一筹。对于铁观音而言,叶底完整性代表不同的技术趋向,叶底完整性与品质高低没有必然联系。
虽然如此,我们仍可以从叶底看出该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所能达到的等级。
一般来说,高档铁观音茶要求采摘双开面、所谓三叶一支型茶青进行加工,成茶肯定会带梗。另外,看叶底时,茶叶自身的光泽度和厚度也是标准之一,好茶给人感觉如绸缎面,光泽度好且叶片肥厚,而营养不良的茶青则少光泽、缺弹性,叶片单薄,若先天不足要做出好茶就比较困难了。
二、炭焙铁观音
炭焙铁观音是在传统半发酵的铁观音茶基础上,木炭再次进行约5-12小时的炭焙时间故而得名,因为传统的炭火烧,火候必须掌握恰到好处,温度不太高,50 - 60度是最好的。
(一)炭焙铁观音传统工艺制作必须具有两个要素:
1、要有高等级的铁观音原材料,原材料要求传统中发酵工艺,现行市面上流行的轻发酵观音并不符合要求;强行焙制会导致茶汤寡淡无味。
2、要有高水平的精焙人才操作,一般要求具有焙火经验十年以上,且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技术差者很容易将茶焙焦。
传统焙火技术的标准原则: 发扬其优点,摒弃其缺点。
轻火焙制,保留其观音本色的同时,加入焙火风味,品质会绝佳。
中火焙制,去除轻度苦涩的不足。
高火焙制,这种原材料一般苦涩度较高,高火焙制可充分去除。
(二)炭焙铁观音的茶叶回甘特别,有独特的口感,品尝之后喉咙特别舒爽,带有强烈的火香味。
冲泡之后汤色褐红明亮,香气浓郁,滋味甘润生津;茶性温凉,乃茶中极品。
(三)炭焙铁观音更具有独特药用功效,其性,处于中性,不刺激,喝多不会睡不着。
对于治疗风火牙痛,肠胃功能不适和老年骨骼疏松症效果显著,还可以有效的调节血压、血脂、酒后头痛。
三、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标志,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
潮州工夫茶二十一式,主要程式有茶师净手、茶具讲示、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缺罐、再热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去沫、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二十一项。
1、备茶具:泡茶者端坐,静气凝神,右边大腿上放包壶用巾,左边大大上腿放擦杯白巾,桌面上放两面方巾间放中深的茶匙。
2、温壶、温盅:滚沸的热水倒入壶内,再倒入茶盅。
3、干壶:持壶在包壶用巾布上拍打,水滴尽后轻轻甩壶,向摇扇一样,手腕要柔,直至壶中水份完全干为止。
4、置茶:以手抓茶,视其干燥程度以定烘茶长短。
5、 烘茶:置茶入壶后,若茶叶在抓茶时,感觉未受潮,不烘也可以,若有受潮,则可多烘几次。烘茶并非就火炉烤,而是以水温烘烤,如此能使粗制的陈茶,霉味消失,有新鲜感,香味上扬,滋味迅速溢出。(潮州式所用的茶壶密封性要很好,透气孔要能禁水,烘茶时可先用水抹湿接合处,以防冲水时水份渗进。)
6、 洗杯:洪茶时,将茶盅内的水倒入杯中。
7、 冲水:烘茶后,把壶从池中提起,用壶布包住,摇动,使壶内外温度配合均匀,然后将壶放入茶池中,在将适温的水倒入壶中。
8、摇壶:冲水满后,迅速提起,至于桌面巾上,按住气孔,快速左右摇晃,其用意在使茶叶浸出物浸出量均匀。若第一泡摇四下,则第二泡,第三泡则顺序减一。
9、 倒茶:按住壶孔摇晃后,随即倒入茶海。第一泡茶汤倒完后,就用布包裹,用力抖动,使壶内上下湿度均匀。抖壶的次数与摇次数相反。第一泡摇多抖少,往后则摇少抖多。
10、分杯:潮州式以三泡为止,其要求是,三泡的茶汤须一致,所以在泡茶过程中不可分神,三泡完成后,才可如释重负与客人分杯品茗。
———南阳-古雅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