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状态,都应该是孤独的。
一个人,能够更加理性的思考。
一个人,可以不用非要作出你认为的别人眼中的“你”的样子。
一个人,才是思维的巅峰。
一个人,才能感觉到我是我。
“我”和“我们”的不同,在安.兰德的《一个人》里尤其明显,一两个小时便能读完的小说,给当时的我带来了不止两小时的震撼,生活中的我们岂不是常常将“我”不知不觉地牺牲到“我们”中去?
我是。我想。我要。
怎样?才能一直保持着这种可贵的欲望呢?
我多么希望我能真正的在独处中找到自我
我喜欢徒步,很长很长的路我都愿意走,喜欢边走边拍
一棵巨大的柳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交车坐过站却惊喜的发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甚至一片阴沉的乌云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甚至,只是让人心醉的绿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或者正好和我一样心情的天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这也不算是真正的独处吧,虽然没有很高的境界,但这确确实实是我一个人的时候的奇怪视角,对啊,摄像机在自己手中,而美是要用眼睛发现。
我喜欢独自做事情的自己,因为这样的自己没有顾虑,这样的我最真实。
观察世界的是我的眼睛,我的所见证实了土地的美丽。
思索不止的是我的思想,我的判断是唯一能探寻到真理的启明星。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
我真的好庆幸,我是我,我是一个区别于动物的个体,我会思考,我有所追求,我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而我,会在独处的安静时候,想到这些奇怪的事情。对这些事的思考,让我能够自我疗伤,我拥有了继续的勇气,我有了走更远的路的准备。
我呀,可是会一个人酷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