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从中学开始,老师们就一直在强调注意找到学习方法,尤其是班里那些学习刻苦但是成绩进步缓慢的同学。但是,很少有老师能清楚告诉我们学习方法有哪些,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就算你做不好,也不代表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许只是你的方法不对,就算这种方法不适合你,也不能说你没有这方面的才能。换一种方式你也许就能成功。”
“没有不适合学习的人,也许是你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是在这本书开篇几章读到的几句话,也是这几句话让我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这本书结构很简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作者之前的一些学习失败的经历,以及由此而得到的经验教训。
适合于每个人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于是在第二部分,作者简单的罗列了16位名人不同的学习方法,适合于不同类型的人。
比如本田宗一郎“不请自来学习法”:本田宗一郎为了开发自己的产品,到大学去学习该方面知识,与在校学生不同的是,他只学自己所需要的部分,而不是为了取得证书或者文凭。以目标为导向,专注学习所需要的部分,可以快速集中掌握需要的内容,实践与知识快速融合。
史蒂夫•金的“外界屏蔽法”:学习的时候总是爱拖延、爱找借口,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每天给自己一个单独没有人打扰的时间段,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
福泽谕吉的适塾式“切磋学习法”:对于自律性不强的我们,可以找一群伙伴一起学习,正如那句话“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远”。大家一起学习的氛围中,可以共同进步。
涩泽荣一的“古典学习法”:涩泽荣一将《论语》与经商结合起来,将论语中的道德要求应用于经商之中。对于缺乏精神支柱的我们 也可以从古典著作中去寻求榜样。
村上春树的“体能强化法”:村上春树作为日本一位畅销小说家,坚持写作的同时坚持长跑,实现脑力与体力的结合。我们也可以找一项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坚持下去,强健体魄的同时,也可使思维更加活跃,更好的完成工作。
………
适合自己的方法,作者将此命名为“原创学习法”,用16位名人不同的学习故事,启迪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对于每一个小章节的命名,从这个命名就可以很直观了解到该部分的主要内容,并且可以快速的读到自己想要读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因为,我每看一章节书时,总是习惯把这一章节内容总结成几句简单的话,以便自己理解。而这本书的小章节标题,完全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第三部分,补充了一些学习方法。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懂,涉及的方法比较多,相对于纯理论讲方法的书籍,它更具有实用性。
给予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的启示,介绍了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们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成年工作者来说,都具有借鉴意义。
建议大家读的时候不用按照顺序读,可以先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不过其他部分也可涉猎,或许能得到一些学习方法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