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临帖

我是2019年9月开始,学习书法,第一堂课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书法,读贴,临帖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读贴,就是在临帖之前将贴仔细看,分析,细心揣摩。看字帖用笔和结构两部分,结构的特点只有认真,用心,反复看,就能对帖子的结果特点有很深的印象。然而,用笔就不容易看出来。如果是贴的话,墨色的浓淡枯润,可以看出来用笔的整个过程。如果是碑刻,就很难看出来。要根据自己理解来分析用笔。所以,老师为我们初学书法,选的是王羲之墨迹本《兰亭序》来开始临帖。

临贴,分三个阶段,对临,背临,意临

对临,是初级阶段,对贴不熟悉,这样就要看清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都要仔细看好,然后尽量写的像。如刚开始对临王羲之《兰亭序》是个很艰苦的过程,所以,必须要坚持,熟能生巧,熟才能化于心变为己用。对贴,可以把碑帖的神韵,笔势,用笔和结构布局通过观察,都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

对临,要仔细,要多思考。

背临,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对临之后,贴中的各个之,无论是用笔还是结果都很熟悉了。然后,把这些字按照贴上的样子写下来。不仅要形似还要神似。这样才能达到效果。神似,其实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林散之先生说过:临帖不要专求形似。要用力,用神,要大小不拘,用摸浓淡不拘,取其神趣。这些需要很长时间的实操练习才能达到的书写状态。

意临,就是带着创意的意识去临帖。这是临帖的最高阶段,意临不比全部像原贴。要在临帖过程中有所取舍,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审美,去掉不需要的部分。成为基于原贴而又区别于原贴。

三个阶段有先后顺序,第一,二阶段求其像,第三阶段求其不像。

如何临帖?

首先是选贴。我开始学书法时,老师让我们书写选择的是王羲之《兰亭序》。

然后认真读贴。看清要临帖子的,笔法和结构,认真揣摩。

最后开始临帖。

1.  临帖要诚恳,踏实

既然是临帖,就要诚诚恳恳地临,老老实实地学,要有谦虚的态度。临帖只要有认真的态度就能学到书法知识。不虚心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虚心重要,学习态度更重要。

2.  临帖要有一个很大的量的积累。

临帖不但要经常临,而且必须大量的临写。要有一定的量的积累。这样不仅能学到贴中的点画,而且还能体会到贴中所特有的精华,所谓的好作品。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3.  临帖必须心静。

临帖过程中要有感受,有体会,必须要先静下来。静不下来就体会不到。临帖中的每一个点画都要认真,仔细分析字帖的笔势,以及古人执笔姿势,工具的特征都要揣摩。这样才能很自然的通过字帖和古人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到古人的精髓部分。

临帖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必修课,因此,我们不仅要勤奋,还有练眼力,看到贴中经典东西,看出贴中的精彩之处。

对初学者来说,由于分不清自己吸取字帖里面何种营养。所以只能照搬全收。这就是临帖越像越好说法得由来。问题是这种临帖方法效率比较低。当我们致力于百分之百得像,就会忽略字帖当中的种种关系,也忽略了对字形得记忆,更忽略了对字帖得理解,这也是很多人临帖很好,但是,不会创作得原因。

所以,临帖并不是越像越好,最好是要有取舍,要有理解。

临帖是的目的性,并不是字帖里面所有东西都学,而是取字贴里面所需要得营养, 是为取法。学习贴上的笔法,结构和规律。不是要和贴一模一样。根据自己的性格,有所选择,形成自己的风格。

临写王羲之《兰亭序》部分

王羲之《兰亭序》集字联

王羲之《兰亭序》集字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