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学者当如何临帖才能为书法奠基


在书法传承上临帖的纯粹的练字的区别以及临帖所需的步骤

说道中国书法,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这个词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中国文化不论用哪种媒介向大众传播,都会涉及到书法。最常见的就是广告宣传,标语展示等,在大街小巷随意可见的中国书法或是中国书法演变的一种“形于外,神乎中”的潮流字体。这种熟悉不外乎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的土地上都能耳濡目染。但是对于书法精神和书法本身承载的文化知之甚少,很多人觉得字写的工整就是书法,其实不然,我在前期发表的文章中就有介绍书法所承载的内涵,以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艺术精神的展示,这里我就不做介绍,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前期的内容。对此很多人的字确实写得不错,在同级别人当中书写也非常出众,大家就以为这就是书法,实则是大众对书法的不了解而导致的这种盲目的审美评价。书写者在未了解和深研书法的真谛就凭借个人的喜好盲目练习,以至于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导致“我体”肆意生长。


大众对书法本质的不了解,以至于几篇有关书法的文章发出之后就有一些网友留言:“练汉字就是练汉字,为什么非要临帖呢?其实这和我们读书是一个道理,我们读书是为了吸收作者通过实践积累的经验,丰富自己,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临帖的意义,正和读书一致。我们也应该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碑帖,以帮助他们奠定良好的写字基础,提高书写技巧。因此,临帖一直是历代书法家公认的一种有效的汉字书写培养方法。虽然我们今天练习写字,只想字写得正确、流丽,看去顺眼。并不要求每个练字的人最终都成为书法家。然而,如果不掌握使用笔的方法、结构规律,就很难达到这一最低要求。因此,它对今天的汉字练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临帖有临帖的方法,如果随便照着帖乱写一通,这是“抄”帖而不是临帖,尽管成年累月地写,也不会有什么长进,徒然浪费时间而已。临帖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在临帖之前,你必须知道如何执笔和如何运笔。掌握了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后,临起帖来就容易进步,不然就会徒劳无功。如笔执得对了,运笔方法不对,或者运笔方法对了,执笔方法不对,也同样会徒劳无功的。等到执笔和运笔方法练习得差不多了,然后方可开始临帖。


临帖分为“摹‘和”临“复制有两个过程。“临”又有“格临”、 “对临”、“背临”三个步骤。井然有序,不可混乱。在“摹”、 “临”的时候,又须随时注意抓住帖里的特征,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些特征,下笔时就会茫无头绪。又无论在“摹”或“临”的过程中,不会永远一帆风顺,而是必然会不止一次地遭遇障碍和波折,如何克服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还应注意如何选择选贴,如何安排练习时间,如何培养写字兴趣,博采众长等等,也都有讲究的。

俗话说:“不守规矩,不成方圆。”规就是圆规,是画圆形的工具;矩就是曲尺,是画方形的工具。要学木工,首先必须学会使用圆规曲尺。这里简述的临帖方法,相当于学习木工中使用“规” “矩”的相同原理。希望读者不要认为这是一个规则或陈词滥调而忽视过去。接下面就来我们就共同的探讨有关这方面的方法。


一、古法执笔无定式,正确的执笔方式是写好字的基本前提

现代人对于硬笔姿势并无争议。然而,对于古人的执笔姿势却常常存在争议。这很正常,因为越是常见的现象,越容易被忽略。你可能非常清楚地了解古代某一个皇帝的生卒年和生平事迹,却不会了解当时古人的饮食状况。因此可以这么说,历史几乎就是一本特里史。为什么越是常见的邮票到后来反而变得最珍贵,是理也。其实执笔的方法,说来很简单,只是“指实掌虚”而已。

笔管应放在食指.(第二指)第一个指节的节弯里,中指(第三指)指尖紧贴着食指的第一节,在笔管前面往里钩,无名指(第四指)指甲稍上的节肉贴在笔管里面,小指(第五指)指甲紧贴无名指,将笔管往外项,拇指第一节在笔管左面往右擫这样笔管被五指的力量从四面八方把它撑住,自然就稳定了。这里要注意,拇指和食指、中指必须攒在一起,无名指、小指必须紧靠中指,拇指的指节必须突出(这一点特别重要)

这样执笔,打外面看去,从食指到小指是层累相次而下,和拇指相会,很像未绽的花苞;而从里面看去,手掌和手指联成一个像蒙古包似的拱形物。总之,从外面看是实(指实)的,从里面看是虚(掌虚)的。这就是正确的执笔法。

这样执笔,从外面我们可以看到,从食指到小指,是一个一个相次而下,然后和拇指相会,就像没有绽放的花蕾。在里面,手掌和拇指像一个拱形帐篷一样相连。总之,实(指实)的,从里面看是虚(掌虚)的。这就是正确的执笔法。


有的人执笔,食指钩得老高,拇指在中间,中指在下面,三指分布为上、中、下三截,这样无名指及小指自然而然地掐在掌心。手掌掐实了,笔尖就显得僵硬不灵活。也有一些人执笔,五个手指是闭合在一起,但拇指和指关节并不突出,所以无名指和小指很容易掐在掌心里,指实而掌不虚,也是要不得的。

人们过去把食指高钩的执笔方法称为“凤眼”,形容虎口狭长(拇指与食指相交处),就像凤凰的眼睛。另一种执笔方法是在食指和中指只用指尖作弧形攥住笔管前面,将无名指的第一段节骨笔管里面推顶,拇指右边指肉撅在笔管左面,使虎口平平的围成圆形,叫做“龙眼”据说练习“龙眼”时,把一满杯水放在虎口上再写字,要杯子里的水一点不泼出来,方算功夫到家。其实,这只是故弄玄虚,不足为训,希望那些对练字感兴趣的人不要上这个当。此外也有人认为笔管要重,才容易增加笔力。以前我误以为是真的。我做了一个装满铅的铜笔管。它重约一斤。我用这支笔练习了很长时间。我只是觉得我的手腕又酸又重。写的字依然如故,没有进步。后来方知,所谓的笔力是一种从手和手腕发出的灵活的自然力。只要多练习多写,笔力自然会逐渐增加,这与笔管的重量无关。

我应该把钢笔握得松一点还是紧一点?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把骑自行车作比较。对于骑自行车的初学者来说,为了避免摔跤,他们经常紧握车把,这使得他们的身体更容易倾倒。执笔是一样的。如果握得太松,笔架很容易脱落;如果握得太紧,手很容易颤抖和疲劳;因此,握得不松不紧,恰到好处为妙。传说东晋“书圣”王羲之见小儿子在专心写字,在他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因为这个故事,后人错误地认为笔应该是握的越近越好。事实上,如前所述,抓取笔管并不费多少力气,笔管自然就和泰山一样稳定。要想拔去,确乎是不大容易的。


在执笔高低这一问题上,从来都是不统一的。在过去,有些人主张执笔要高的观点,甚至有执笔在笔杆顶端的,被称为高捉管”,而也有一些人认为执笔应该低。称之为低捉管”。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执笔应该根据写字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写小楷就应该把笔握得低些,拇指离笔尖大约四到五厘米为佳。在写大一点的字尺寸在三四厘米的楷书(又称寸楷书)时,握笔应当比小楷要略高一些,大概拇指离笔尖大约六到七公分为佳。写比中楷更大一些的子时,握笔应该更高一些,。拇指离笔尖大约七到八厘米为佳。但这仅供参考。同时还要取决于笔的长度、所写字的大小以及作者自己的经验来确定适当的比例。执笔的方法不能也不应该是僵化的。一般的原则是字越小,握笔就越低;字越大,握笔就越高,可由自己去体验掌握。

除了执笔的讲究外,坐姿也很重要。过去人们常说,写字时,笔管应对准鼻子。笔管怎么能对准鼻子?首先右肘骨必须尽可能必须尽量向外撑出。其次,下臂必须与胸部平行。笔管应该自然地放在鼻子前面。手腕必须平。笔管必须稍微向内倾斜才能书写。如果手腕竖起,笔管势必向外卧倒,就无法运转了。肘部应向外支撑,手腕应与纸平齐,肩部一定得用力,肩部一用力,整个右臂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这时右半身的力量,由背到肩,由肩到肘,由肘到腕,再通过手指,直达笔尖,笔尖运转时就会格外有力。但在这种情况下,左臂肘骨,也应尽力外撑,左手的食指中指应用力紧压纸面,使全身力量向左右平均发展,不致右强左弱。此外,如果胸部不能靠在桌子上,背部和颈部不能向前弯曲,它可以纠正许多不好的姿势,也有利于健康。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以上所有这些都是学习写字和练习基本技能时必须遵循的规则。待到熟练以后,无论怎样执笔,都能运用自如。甚至可以用倾斜的铅笔或钢笔来书写正确的笔画。因为笔只是一种书写工具,初学者必须注意执笔。为了练习和掌握这个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长期写字并付出一定的努力,她也就自然乖乖地听从指挥了。古人说: “执笔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二、运笔的技术要点和悬腕书写对书法提升的帮助

运笔是指对笔运转的操作。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写字必须用手腕用力,而不是用手指用力。笔杆由五个手指托住,靠手腕的力量移动。笔管沿手的方向前后移动,使笔尖在纸上画出点来。这样运笔,手腕就必须离开桌面,让它悬在空中,否则手就无法活动了。很多人写字时手腕靠在桌面上,这样手不灵活,就只好用手指去拨动笔管,而且笔 尖的活动范围也非常之小,写小楷或二厘米左右的字,还可 勉强对付,写中楷、大楷以至再大的字,就无法运转了。因此,要讲究运笔,首先需要练习悬腕。


从来没有练习过悬腕写字的人,由于手臂上的肌肉不习惯于这种动作,一旦下臂离开桌子,就失去了依赖性,笔在手中就会发颤,手也忽高忽低,写出字来,不是东倒西歪,就是或粗或细,非常难看。因此,若要去掉这种阻碍书写发展的习惯可以通过两种办法来解决,其一便是拿一根棍子,按照我们前面介绍的正确的执笔法,悬起手腕,在桌面上不断的画圈,或者写字。只要努力练习,假以时日便会毫不犹豫地改掉这种习惯。其二便是,将左手平放在桌面上,将右手腕平放在左手背面练习写字,这样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抽取左手,右手也会逐渐稳定。这两种方法可以同时使用,要不了百日,效果明显。

至于手腕悬空,离要桌面有多远?这取决于笔的长度和要写字的大小以及执笔的高度。大致用传统中楷写字,离桌面大约四厘米左右即可。简而言之,写字是大的,手腕悬得高,远离桌面远些;写字是小的,手腕悬低些,远离桌面近些,在这一块没有硬性的规定和要求,写着顺畅即可。

对于手腕高悬练习不易的问题,前人提出了一种折中的方法,称为“提腕”,也叫“虚腕”,肘部放在桌子上,手腕靠近桌子,但不贴紧桌子,可以自由移动。换句话说,就是最低的悬腕(如下图所示)当然这比手腕的高悬容易得多。如果只想通过练习正确、流利地写字,我们也可以采取措施来改善运笔方法。若是想进一步向书法艺术进军,并取得一些艺术成就,那么它仍然需要下些苦功,练习高悬腕,直到基础稳固,便可运用自如。


如果是写匾额、横幅标语,招聘等所需要更大的字是,往往依托悬腕是很难完成的,那就非连肘也悬空不可悬肘可在练习悬腕时同时练习,这里我们暂且不论。

如何运笔这一技术性的话题已经叙述的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应该探讨一下笔法的运用了。笔法又称用笔,是指用笔尖在纸上写字的过程。别以为这很容易。在纸上写一笔、花一点就可以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随便书写的点画,有时候看起来也很有笔力,却是浮而不实的,并不涵有真实的力量。古人说“力透纸背”。那么随便写的一笔和画的一点能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笔法的要诀,只有“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八个字。意思是说无论点、横、撇、捺等任何笔画,都得有去有来,不可只去不回。’总的说,就是任何一笔都要“逆笔回锋”何谓“逆笔”即起笔时笔锋逆入。一般来说,比如横画自左向右,写时先逆笔向左,到起笔顶点,往下轻轻一按,再向右画去;直画自上向下,写时先逆笔向上,到起笔顶点,向右下方轻轻一按,再向下画去。何谓“回锋”?即收笔时笔锋回进,比如横画到收笔处,稍向右上,再向右下轻轻一按,向中间回进;直画到收笔处,向左上轻轻一提,再向中间回进,其它点、挑、撇、捺等任何笔画,都是这样写法。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写呢?这与写汉字的主要工具——毛笔有关。毛笔是汉字的主要书写工具。刷毛笔的性能软而有弹性,笔尖的近尖部分叫做“锋”,弹性特别强,写字时笔尖在纸上一按即倒,一提即直,这就是“锋”所起的作用。写横画起笔用逆笔使笔锋倒向右边像心,再转过来往右,这时笔毛就平铺在纸上,而笔锋就在横画中间,不偏上也不偏卞,末了往回一一收’,笔锋依然挺直,这在书法术语叫做“中锋”,也叫“正锋”,“藏锋”古人论用笔秘诀,用“令笔心(笔锋)常在点画中行”,就是指的中锋。写字能做到笔笔中锋,自然踏实而不虚浮,用墨也能均匀到家。反之,如果顺着笔势,随便点画,或者像拖把擦地板那样横扫(这叫偏锋,笔锋偏在一边),笔画只是浮在纸面,不会沉着,丽且笔锋有去无回,长些的笔画,写到中段,笔头所蓄的墨已用得差不多,写到收笔,必然会因墨少而成枯笔,或需重新蘸墨方能写完,所以是要不得的。

三、书法练习中的摹与临是两个不同的步骤,确实一条法则

在前文中已经介绍过了,若要想在书法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临帖是一条必经之路。但是对于临摹当中的“摹”与“临”我们又当作何理解呢?通过对书法艺术的研究,我们发现摹”与“临”,是传统和有效的练字必经程序。在古代老师教学生写字时,总是先写“描红”(北方叫红模子),后写“影格”(北方叫照格,也叫仿影) “描红”。学生根据用红字印刷的描画练字本直接摹写“影格”,或是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隔纸描写,这是“摹”的两个步骤。练习写字,必须先“摹”后“临”,不过我们现在应该变通办理,将“描红”“影格”两个步骤一起练习可以缩短过程。

在这里肯定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一开始就“临”而先要“摹”呢?这是因为初学写字,手不是十分很熟练,笔不是十分稳定,所以我们必须先经历一段时间的“摹”写来打好基础。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掌握了书写技巧,买到一本新帖,对它的内容还完全陌生,只觉得帖里的字写得好,不知道好在哪里,更不知道应该怎样写,也必须先通过“摹”.写,也必须先通过“摹”.写,掌握了帖字的笔法、间架、精神、面貌,然后再“临”,以避免混淆。


大家要注意的是这里“摹”写的方法是从帖中选择完整的单字(古碑帖因年久被侵蚀、碎裂或不适当的拓印而经常模糊不清,所以必须挑选),用透明的防墨薄纸覆盖帖,蒙在帖上,依着帖字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书法术语叫“双钩”)用很细的线条表示然后把双钩的字作为描红本。第一步是蘸红墨水填写。第二步是蘸绿墨永到纯蓝墨水填写。最后完整填写,这样一本双钩本可填写三遍,最后变成原帖的复制本,再就这复制本蒙上薄纸写“影格”。但是,有两点我们必须注意:第一,钩空心字要极细心,勿使丝毫失;二,每次填写时,要注意不要写出双钩轮廓之外,不然就会破坏字形。至于写“影格”时,尤需注意“亦步亦趋”,帖字粗,我也跟着粗;帖字细,我也跟着细,总之要完全跟着帖走,而不是任意改变他们。

照着以上的方法做,我们可以用双钩,制成描红本供填写。另外,我们可以使用复制本写“影格”,这样原始的帖子就不会被墨水弄脏。可以好不避讳的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一举两得。为其简便,省去“描红”,一开始就写“影格”,也无不可,只要把双钩本填上墨就成了。再说,现在印刷术比前方便,好的碑帖墨迹,多有石印本或珂罗版本印行,如经济条件许可,买帖时可以买同样两本,一本备“临”写用,一本按页拆开,当“影格”用。这样可省去双钩帖字的一道手续了。 一本帖经过三遍“描红” (或不经描红),几遍写“影格”,大约不过三个月光景,对帖字的笔法、结构已渐熟悉,下笔也已有相当把握,这时就可以开始“临”帖了。

临帖不可或缺的三步:格临、对临、背临

前面已经为热爱书法艺术的您讲解了”摹“的特征和步骤,下面我们就讲讲临帖的三大步骤。分别是“格临”、“对临”、“背临”,详情介绍如下介绍如下:

第一步是“格临”

主要针对初学者。取云母片或薄玻璃片或洗净的废摄影软片,照帖字大小画上九官格或米字格,把这格字放在帖字上面,然后在现成印有九官或米字格的练习本上照式临写,也可以在别一张纸上画上放大的格子,蒙着白纸临写。临写的时候,先看清帖字哪一笔在格子的哪个部位里,照着它也写在该一部位里,这样才不致走样。不然,字还是这个字,笔画、间架的位置跟帖字不同,那就是“抄”帖而不是“临”帖了。 “抄”帖是练字者最易犯的毛病,必须注意避免。

第二步是“对临”

就是不用格子,直接对着帖临写(也需放大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倍)临写时,最好将帖用特制的帖架架起,放在桌子前方(如无帖架,用几本书或其它东西把帖架起来也可以),对着它写。又须注意要看一字写一字,不要看一笔写一笔,因此必须先经“格临”,熟悉了帖字的笔画、间架,然后方可“对临”。


第三步“背临”

就是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背临”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帖字全部临完,即临到熟透以后,从头至尾默写出来。一种是随临随默,临熟多少字,即耿写多少字。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而且可以合起来用,先局部默写(即临几字默几字),后全篇默写。默写完毕,要与原帖比对,发现某些点画或间架跟帖里不一样,要改正重写(对临时也要如此)一本帖到能全部默写,而且写得跟帖很相像,才算初步成功。

但这样的成功是不巩固的,如就此停止不临,隔了些时,还会回生,所以就是能把帖全部默写出来,仍须继续临写,这时可以“对临”、“背临”相间为之。等到帖里的每一个字都能牢牢记住,永不忘记,即使帖里所没有的字,也能写得跟帖字相仿佛,至此才可告一段落。


完成从“对临”到“背临”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需要多长时间取决于贴字的多少和练习者是否能够遵守执笔和运笔的基本规则,以及练习者是否有时间和决心持之以恒的练习下去。如果没有太多的帖字,又能坚持基本原则,每天不间断地坚持临写五十到六十字,每十天完成一整次的临写,大约一年就能取得初步的成功。之后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绩而继续临写,大约再需几个月。总的来说,所需的总时间大约是一年半。当然,如果加强练习,时间可以缩短。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两件事:一是写作要慢,不要快。既然“临”帖不是“抄”帖,那么只有慢慢地写,快就完事,这样草草了事,是练不好字的。总之,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而不是敷衍。第二,我们每天必须把临写的字课要好好保存。不要随意扔掉。每隔一定时候,拿出来跟前些日子临的对比对比,看看是否或有多少进展。


四、这样读帖才能又好又快的理解字的结构、布局和运笔方式

在”摹“和“临”的时候需要同时做另一件事,便是“读”帖。“读”帖不是为了识别和记忆字而高声朗读,而是通过仔细观看研究跟帖子里的字打成一片,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要充分理解字的运笔走势和字的结构布局等。也可以使用双钩的方法,把原帖拆开,将其钉在墙上或用图钉将其压在桌子上的玻璃板下。当你有空的时候,你可以仔细观察,欣赏每一个字的书写风格和结构,并仔细临写。每十天半月写一页周而复始。即使你出去了,也最好随身带几页纸,随时把它们拿出来研究。总之,在不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现有时间多读贴,有助于加深对写字的理解、记忆和提高兴趣,缩短学习过程。

在读帖的同时时,也可以把自己临写的字迹钉在墙上或压在玻璃下,和字帖放在一起,看帖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写的字和字帖作为比较,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更好的总结,对书法提升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相似性以外的一些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相似性产生的原因,并在下词临帖时加以纠正。这也将在加速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如何更好的安排时间练习书法

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在取得成功之前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除了读和写,没有捷径。

在时间安排上,许多古代书法家多年来都是日以继夜地练习写字,积累了几十年苦功,方才成为一家或一个流派。。在今天的新社会里,有许多重要的事情和工作需要去完成许多新的知识要学习,,而对于书法的练习就没有古人那么充足的时间了。对于当代书法爱好者来说当然是没有这么多空余的时间,这该如何是好呢?别急,我们将持续为您出谋划策,且往下看:

古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话一点也不假,当我们在练习这些贴子的时候,其中不乏一些人会很无聊的追问:你是否会安排它们,以及如何使用它们等等问题?实际上这些都不要去理会,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愿意下定决心。早上是练习汉字最合适的时间。早晨,空气清新,头脑清醒,言语轻松愉快。只要你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临他几十个字再去上班或上学,也不算晚。如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早上不可能练习,那么你可以在午休后、下班后、放学后或睡觉前留出一些时间练习。多写点时间,少写点时间,只要不干扰工作,不影响学习和休息。总之,我们应该每天不间断地练习。


历代书法家有许多勤学苦练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例如,的钟繇和唐代的虞世南,都有画被习书的传说。一方面,我们坚持每天练习。另一方面,睡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柱子的书写风格和空间。我们应该用手指代替钢笔,像往常一样在空白处模仿它们。这有助于我们掌握写作技巧,特别是对于那些临时工作或经常出差,暂时不能接触毛笔的人。它也相当于在没有实践的情况下练习写字。致于受到练习中断的影响了。

六、在临帖过程中常出现的几种阻碍练字的情况,当这样化解

在“临帖”的过程中,还有其以下一些情况需要我们注意,因为这些是对练字者进步的障碍,可能随时出现,甚至反复出现。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在这些障碍面前鞠躬,放弃以前的成就。所以我想特别指出一点,这样大家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第一种情况是“见异思迁”:往往有些人学欧字,学了些时,觉得不大对劲,就改学颜字,颜字过了几时又不对劲,就改学柳字,这样改来改去,自己没有一定主见,其结果必然一事无成。也有些人欧字刚学了不久,看见颜柳字帖,认为颜柳都比欧字好看,就丢开欧字,改从颜柳,这样练字也是永远练不好的。临帖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选定了某一本帖,就要一口气练下去,不到成功不止,这也是练字的诀窍之一。

第二种情况是“流水作业”式的练字:假设这本帖子有十页,今天临第一页,明天临第二页,后天临第三页,并且将在十天内完成,然后它将从新开始。这样的临帖也是在做无用功,非但书法不能长进,而且还浪费了时间。因为每天把临帖一页就相当于每天换写若干个生字。要十天方一转回,帖里所有的字就不容易全部记住。因此,我们必须每天面对同一页的临帖,并且一练就得坚持十天半月,然后熟悉一夜更换一页。如果一个词或几个词不是用老方法写的,那么,我们必须提出一个专门的书写页,要到自己觉得满意了再更换,不然,就会浪费时间而无收效。

第三种情况是“矜奇立异”:有一种从未对自己临帖下过苦工,而且还目空一切,。批评别人的作品是这不好。那不好。即使选在择字帖时,也嫌这嫌那的,不是说这本帖不好,就是说那本帖俗气,凡是整齐规矩的字帖都瞧不上眼,专挑冷僻的、残损的以及字形奇里古怪的碑帖,作为学习范本,想从这里面练成一手不同凡俗的字来。这种人,不肯打正规基础入手,而只是从矜奇立异的动机出发练字,不用说,他永远不会取得好成绩。

第四种情况是“一曝十寒”:有些人练字时就像感冒了。他们每天开心的时候写几百个字,不开心的时候半个月都不动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是一个好的练字方式。如果每天都能坚持练习,虽然写字多少要看时间而定’,细水长流,总比一曝十寒要好得多。


第五种情况是“知难而退”:当然,在临帖的开始,前几天会写的字会惨不忍睹,然后每一天都会更好,写的越相似,看到的连续进步,自己非常的高兴,因此越临劲头越足。过了一些时日,我渐渐地感觉到,渐渐的觉得越写越不像;越来越不见进步,有时和初期写的字对比,反而觉得比前退步,许多人由于这种現象而悲观失望,先是自怨自艾,到后来干脆换一本帖,有些甚至停止练习。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过去的一些努力将是徒劳的。我们应该知道,要知写字是手眼并用的,手只管执着笔写字,字写得好不好,是不是在进步,眼睛要观察和比较,而进步总是比手快,手的进步总是落后于眼睛。俗话说:“眼高手低”,就是这个意思。临帖越相似,说明手与眼逐渐跟帖里的字接近;后来的越临越不像,则是眼已能进一步看出帖字里的某些特征,和自己字课里的某些缺点,而手还不够熟练,掌握不住帖字的特征,克服不了自己的缺点。为了克服自己的缺点,尽管诚心诚意 地照帖临写,而写出来的字总与帖里的字不一样。这是生理 现象的自然规律,不能勉强,也不必灰心丧气,遇到这种情 况时,只要能咬紧牙关,不管像不像,进步不进步,坚持苦练,闯过了这一关,就会苦尽甘来。不过这种情况,过了些时,到一定阶段,又会重新出现,因此,必须树立起坚韧不拔的决心、信心,方能一关一关地闯过去。

以上五类在一般实践中相当普遍,尤其是“知难而退”的第五种情况,如果每个练习者不可避免地遇到的障碍。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根据丰富的书写经验,中途遇到 越临越不像,越写越不高兴的时候,干脆把笔砚字帖收起, 不写也不想,搁它十天半个月,然后再继续临写,到时自会 觉得别有一种新的境界呈现在眼前,使你恢复过去的兴趣。这样每经一次,就把你的眼法手法向前推进一步,是一种很 有效的方法,不妨一试。


七、浅谈初学者如何选帖与换帖,才能更好的为自身书法奠基

关于临帖的基本法则和应该注意的各种问题,前面已谈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谈谈怎样选帖和怎样换帖。

我们先谈一下书体。有的前书法家主张先学篆书、隶书,再学楷书、行书、草书;有的主张先学楷书,再学篆书、隶书。从书法的起源看,先学篆书、隶书,篆书、隶书打定基础,再写楷书、草书。然而,我们知道手写和毛笔处理的基本原则可以应用于从过去和现在学到的任何东西。从实用的角度看,楷书、行书、草书比篆书、隶书更为广泛。正如我们之前所说,今天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是书法专家,所以我认为从正楷开始更实用。楷书写法比较好,即行书、行书写法比较草书、行书就简单一些;楷书写法,再学习行书、草书,很容易。隶书在今天被用作装饰艺术中的一个艺术书体。以及实际月价值。在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隶书书》并不困难。至于篆书,不容易理解。它们除了刻字外没用。根本不用刻意去学习。但是,楷书可以分为大楷和楷小楷。有些人认为应该先练习常规字体。其他人认为应该首先练习常规脚本。我的观点是,编写常规脚本的活动范围很窄,不容易实现。练好楷书并不难,所以最好先练楷书。

我国书法艺术,丰富多彩。就书体来说,有篆、隶、正(正楷,亦称楷书)、行、草,以及行楷、行草等等。就书派来说,有钟(繇)、王(羲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欧阳询)、颜(真卿),以及蔡(襄)、苏(东坡)、黄(山谷)、米(元章)等等好多家数。各种书体有不同的体制,写法,各家书派有不同的面貌,风格。

书体确定了,现在来谈谈书派。同是楷书,二派有一派的面貌,各不相同,如欧字方而瘦,颜字圆而肥,虞字婉转,褚字飘逸等等。我们学哪一家,当然可以随自己的爱好决定,如喜欢肥大的就学颜,喜欢方正的就学欧等。至于选帖,流传印行的各家碑帖多不胜举,在本书末了一节里,择要开列了一些帖目,可供选择。


碑帖选定了,就要专心致志地临写,不要见异思迁。比如选定的是欧阳询的《九成官醴泉铭》,就依着“摹”、“临”方法,一步步练下去,直到真正成功为止,这时欧字的基础已打得相当扎实,如有意在这基础上再提高一步,就可以另换其他碑帖了。但欧字的面貌、风格,不仅仅止于《九成官》,如他写的《皇甫君碑》、《虞温恭公碑》等,都与《九成官》有某些不同,因此当练完《九成官》后换临它帖,仍应到欧帖里去找。直到把欧书各种碑帖一一临遍,练习欧派楷书这一阶段才箅结束。到这时候,如写字兴趣越来越浓而客观条件许可的话,就可以换学颜,柳等其它书派,以求由专而博了。

碑帖选定好后,就要集中精力坚持临写,不要改变主意。例如,欧阳逊的题词“《九成官醴泉铭》就依着“摹”、“临”方法。根据模”摹“和”临“一步步的坚持练下去,直到真正成功为止。如有意在这基础上再提高一步,就可以另换其他碑帖了。但欧字的面貌、风格,不仅仅止于《九成官》,如他写的《皇甫君碑》、《虞温恭公碑》等,都与《九成官》有某些不同,因此当练完《九成官》后换临它帖,仍应到欧帖里去找。直到欧洲各种手稿的铭文相继被访问,欧洲手稿中的传统手稿实践才得以完成。这时,如果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客观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改变其他的书法流派,如雪岩、刘等,使它们专业化、博大精深。


本文完,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传扬中国书法文化,创造优质内容,如果您也喜欢中国书法文化,敬请关注我们,您的每一个参与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强大动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他们说 这里的租房便宜 南山上班的很多人都住在这里 我想不起 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场景 半年时光 有几个朋友住在了隔...
    有龙阅读 394评论 0 0
  • 图 | 百度文 | 东丽 “谁踏马吃了我的培根!”当我用我的僵尸脸,对着一群披金挂银的饿死鬼中气十足的吼出这句话的...
    洒脱菇凉阅读 3,038评论 2 2
  • 学习的方向性,自我内力的觉醒,是未来学习持续的动力! 可爱的孩子们,今天比前几天又有了大的进步,很多孩子都开始学习...
    思维导图兔兔老师阅读 464评论 0 0
  • 今天早晨,当我脑子里寻找着想写的人和事时,夏晓丽这个名字被扫描到后,很快就走到了中心的位置,并且逐渐清晰靓丽起...
    横笛云海阅读 746评论 21 11
  • 用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最后肖然和韩灵的结果让我很惊讶,一开始肖然会这样我觉得大多数是因为骨子里的自卑,觉得自...
    尽在不言中阅读 1,1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