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简介
王绩,字无功,隋末唐初人,先仕后隐,曾为秘书省正字,县丞,太乐丞。后“因醉失职”,解官去职,隐居。
002家境
隋末世家,其兄王通是当时有名学者,号称“大儒”,被尊为“文中子”。有房产和园林,在东皋有一些田地,自起别号“东皋子”。
003社会环境
隋朝末年,和魏晋类似,社会动荡不安,为官者只顾贪赃枉法,升官发财,一些读书人的堕落即是儒家传统的堕落。
004“双重”隐士
一层意思:身体隐居到故乡;
二层意思:每日饮酒沉醉,隐匿到醉乡。
005思想
追求哲学思想,一说,儒释道三家各有缺点,又说三家可以调和。但是受道家思想影响更深。
006言行
言行作风接近师法老庄的魏晋名流阮籍、嵇康等人。
007酒德
宣扬“可以全身,杜明塞智”的酒德,实际是以哲学理论为幌子的一种麻醉,消极避世。
008仕与隐
中国诗歌一直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仕与隐”。凡是读书人,都有过仕的理想,“学而优则仕”,很多人求仕不得转而隐。孔子是“圣之时者”,可以仕则仕,可以隐则隐。
009诗文
受陶渊明影响,多半以田园闲趣为内容,在平淡闲适外反映出一种复杂深刻的内容,而且五言律体诗从他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010终南捷径
唐代一个俗语“终南捷径”。有一个叫卢藏用的人,隐居到长安城外很近的一座山里,这座山叫“终南”。他每天高谈阔论,自视清高,好像鄙薄世间一切名利地位。皇帝听说有这样一个高人,就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不用参加科举考试就达到了目的。后来人们把这种做官的最快的途径,叫“终南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