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新解》:“何有于我哉:何有,犹言有何难,乃承当之辞。或说:除上三事外何有于我,谓更无所有。”
钱老说,“何有于我哉”有两种解释:一是,这三事在我有何难呀;二是,除了这三件事,我再没有其他了,就是其他都不懂了。钱老更倾向于第一种解释,觉得“本章所举三事,尽人皆可自勉”,而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因为我觉得孔夫子是一个很谦逊的人,况且要这三件事真做得极好,“非圣人不能至者”。
那就来看看孔夫子说的这三件事吧。
-1- 默而识之
默而识之,就是说不必多说,记在心里即可。要提一下的是,这跟现代说的默读可不是一个意思。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南老把“默而识之”解读为“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钱老把它解读为“异乎口耳之学,乃所以蓄德”,我觉得两位学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不必炫耀,力求表现,在心里领会,然后身体力行,自然是在蓄德了。
不知为何,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人间词话》里的读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博览;第二阶段就是思考,看了那么多东西,互相比较,再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会有所得,外显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即老子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的“天何言哉”。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
我觉得默而识之也吻合于这三境界,这亦是独处的三境。
-2- 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呀。看似简单,但又有几人能做到对一件事不倦地继续呢。就算是看电视,追剧,也会有厌倦的时候罢。说到追剧,可能有人要反驳了,难道对追剧厌倦了,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了,不是一件好事吗。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如果真能对一件事不厌倦的话,它在你心里必得是一件极其正确的事。如果在你心里早就默认了追剧是浪费时间的话,自然终有一天会对它厌倦。
但即使做一件正确的事,也会常常因为这种或那种原因否定这件事。就拿我自己来说,就写了论语系列之后,之前也有一段时间否定了所有自己写的东西,觉得写的要么都是大家知道的事,要么就是一己之见,没有什么意义。
突然想到了海明威,他塑造了那么多硬汉,却用枪自杀了。还有那个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卧轨了。没有很深的了解过他们,所以他们不是反例,只是突然间的有感而发罢了。
-3-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是一种教学态度,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记得我去面试的时候,人力资源的姐姐说,对于企业来说,刚入职的大学生在半年内几乎都是不能创造效益,只能添乱的,所以老一辈的人就会有一种想法,教你还不如我自己做比较快,所以可能新人就是跟在有经验的人后面,自己看,领悟多少,看你悟性。我不是说这不好,而是这本就是人之常情呀。
说到笨徒弟,不得不提的就是郭靖了。虽然后来的郭大侠,受天下景仰,但一开始的郭靖可是因为笨受尽了洪七公的嫌弃呀。郭靖在学了十五招“降龙十八掌”之后,向他叩头,他就点了郭靖的穴道,把四个头叩还给郭靖,还说:“住著,我教你武功,那是吃了她的小菜,付的价钱,咱们可没师徒名分。”
但若没了郭靖这个傻徒弟,洪七公后面也没那么容易逢凶化吉吧,可见教徒弟终究是会有福报的,诲人不倦亦是如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