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被称为大脑使用说明书
思维导图---被称为大脑使用说明书。是被应用于记忆、学习、工作、生活、思考等高效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发散性思维的展开,提升逻辑思维。它的价值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认可。新加坡教育部将思维导图列为小学必修科目,在我国的一些学校也逐渐开始将思维导图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记忆、归纳、阅读、写作、创造力等核心学习能力。思维导图,是一次学习终身受益的思维利器。
一、“思维导图”是大脑使用说明书,人类必不少的思维工具。
那么,我们来讲讲大脑,大脑记忆有什么规律?我们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它们都负责着信息的处理。左脑处理的信息是语言、文字、数字、符号,特点是抽象性、逻辑性、理性,功能是计算、理解、分析判断、归纳演译、五感;右脑处理的信息是图象、声音、节奏、音律,特点是形象、直观、感悟,功能是记忆、自动处理、想象创新、直觉、灵感、ESP。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记忆保留比率是这样的,比如:我们记完英语单词20分钟后能记住的只有50%,6天后能记住的剩下25%,31天后记住的只剩下21%了。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复习,而如何把内容进行简化进而帮助记忆呢?
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世界大脑先生东尼. 博赞通过了解我们大脑记忆规律,发明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的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对于这位世界大脑先生,大家可以通过以下的思维导图来认识一下:
二、思绪导图发明至今被广泛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这里我将思维导图的好处概况为三个方面。
(一)开发全脑。在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思考和梳理思路时,能够更好的开发我们的左脑(较强的逻辑性和结构)、右脑(多彩的颜色、图文并茂的方式),绘制导图的过程是左、右脑共用的过程。
(二)增强记忆。思维导图的形状和我们的大脑神经元特别像,导图分支延展和发散的方式就像我们思考的过程,绘制导图的过程是记忆的过程,利用小图标修饰和记忆都可以增强我们对导图的印象与记忆。
(三)结构化清晰。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是由中心主题发散,延伸各主分支,然后由主分支延伸到各子分支,这样的层层低级的关系非常的清晰、明确,环环相扣,主分支与主分支形成了并列的关系,无论从全局看,还是从细节分析,结构是清晰的。
思维导图发明以来,在外国,比如:在新加坡的教育部将它列为小学生必修科目,且不讲那么远,在我国的一些学校也逐渐开始将思维导图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记忆、归纳、阅读、写作、创造力等核心学习能力。据我所知,番禺在2018年的时候便有2家小学已经把思维导图列入了学科,聘请专业的老师任教。
三、我的思维导图之路
我接触并运用到思维导图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上。2016年因为要准备课件去上一堂课,刚好早些时间读了几本关于思维导图的书籍,便想着试用思维导图来做课件,这次的课件比以前完成的快并且课堂上只用一张思维导图和影象资料,脱稿讲完这堂课。而且学生们都听得好认真,说讲得挺精彩的,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次以后,我参加了一些网络的专业学习,得到专业老师的指点,对思维导图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并尝试着把它运用到其它的学习和生活上,例如阅读和时间管理上。这三年来事实证明了,思维导图,是一次学习终身受益的思维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