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到质变

滴水穿石

滴水穿石讲的不只是耐心,恒心和毅力,更蕴藏着朴素而深刻的真理,量变引起质变,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即使仅缺少了最后一筐土,也最终成就不了九仞的高度,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名言告诉我们,“跬步”和“小流”,相对于“千里”和“江海”是多么微不足道,但也不能因小而不为,这一小步的积累和量变,才终究成了“千里”和“江海”的伟大和浩瀚。

是不是坚持量变多一些,就一定会引起质变呢?答案是否定的,量变过渡到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量变达到了“度”,才能引起质变。曾经有位青年画家,向画家大师门采尔求教,他曾经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完成一幅油画,却花费一年的时间也没能将画卖出去。门采尔的建议是,不妨把时间倒过来,用一年的时间潜心钻研,并完成一幅画,然后用一天的时间把它卖掉。青年画家采纳了大师的建议,用一年的时间修炼打磨自己的画艺,最终耗用一年的时间完成画作,并且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抢购而空。这量变积累的那个限度,就是让本质升级的重要转折,被奉行的“一万小时定律”也恰好印证着度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既然成功的道路这么简单明确,为何不开始注重量的积累呢?不要畏惧量变的坚持和付出,没有收获,没有成果,仅是说明“火候不足”,即“度”不及,更应该“火力全开”卯足劲儿的实践和练习。

在积累量变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不能因量变过程的漫长和艰辛,而心生放弃。要相信客观规律,相信量变终究引发质变。“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先哲孟子已指引好光明之道,在追寻质变的途中,再多的苦难和量变都是对“斯人”的塑造。成功总要经得起磨练,历得磨砺胜利者的姿态才能与成功相配。

量变到质变,积少成多,开挂的人生不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晚我们讲事物的变化视角。问题:什么叫做一个事物的变化? 我们经常说,事物A在变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学员:状...
    三视角阅读 4,258评论 0 0
  • 徐行20170228 今日又遇九重阳 本想堂前孝双亲 无奈父逝已八载 母亲身体已渐弱 世上什么都可等 唯有孝顺不能...
    徐行我看行阅读 1,252评论 0 0
  • 这座城市并不大,我却再也没有遇见他。 两个孤单的人,拥挤在一座空旷的城。很多人在追问,我们故事的后文。 出行回来,...
    释自坤阅读 3,602评论 0 4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