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效应:越想忘掉,记得越牢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在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我想请大家玩个游戏,内容也很简单:

就是从现在起,你告诉自己,不要想任何吃的东西。看看能坚持多久。

然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当你准备开始进行游戏的时候,脑海中已经会不自觉地出现各种美食了。

明明再三地告诉自己不要想,可是大脑偏偏要和你作对,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自己的定力很差吗?

其实不然,这种现象是非常正常的。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就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要求曾被白熊惊吓或伤害过的参与者不要再去回忆当时害怕或痛苦情景,也不要再去想那只白熊。

结果参与者们的脑海里很快浮现出一只白熊,并不断回忆当时的恐惧经历。

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心理学家提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白熊效应。

通俗来说,就是越让你刻意不去想一件事,你就会越想。

这个效应,在生活也经常有所体现:

考试前,越想让自己冷静一点,反而心越慌;

分手后,越是不去想前任,越是忘不掉对方;

减肥时,越是告诫自己不去吃东西,越是渴望那些零食……

好像我们很难逃出这只“白熊”的魔爪。

但其实,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个效应,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几点。

一、多用肯定暗示

大家也能看出来,不管是让我们不要想好什么或者不要做什么,都是一种否定式的暗示。

我们很容易就会踏入白熊效应的陷阱之中。

而现在,我们可以用肯定来代替否定。

比如,考试前,不要用“我不要紧张”而是换成“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没问题”这样积极的话。

再比如,在面对别人伤心难过时,也不用再说“你不要在意过去”而是说“你要想一想未来是多么的美好”这样的话。

自我暗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一旦你不断地肯定自己,一定能比之前做得更好。

 2.转移注意力

上面提到一个例子,就是大家在分手之后,总是忘不掉前任。

而且还不能强迫自己忘掉对方,因为也没用。

那就只能沉浸在悲伤的回忆里吗?当然不是。

你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就会顺其自然地忘掉对方。

用那些自己正在做的事,去占领回忆留在大脑中的地盘,时间一长,自然就忘了。

所以,忘掉一件事或者一个人,最好的办法不是一直说我要忘记,而是在接纳的基础上,专注地做其他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失恋后疯狂的工作,运动或者打游戏的原因。

但是我建议是选择那些自己平时就很喜欢的爱好。
不然,你在做事的间隙,还是会陷入回忆。

只有你真正的投入了,才会有效。

3、冥想训练 
我在之前的内容中,提到过好几次冥想训练。

冥想,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锻炼专注力。
可以让我们对自身的各种杂念有了更加有力的掌控。

所以,当你真的想去忘记一些东西,想要追求一内心的平和,冥想是你的不二选择。

当然,想要一上来就冥想成功或者说坚持很久,是很有难度的。

这需要不断地去训练,才能真正地产生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