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爱意永存——听《双城记》有感
小说描写了法国医生马耐特因为告发侯爵兄弟强抢民女,并导致她和父亲、丈夫、哥哥惨死的事而被关进巴士底狱18年。等他重新获得自由时已经变成一个神志不清、身体虚弱的废人。后来在过去仆人的帮助下和女儿露西逃到英国,并遇到了法语教师查尔斯达内。露西和达内相爱、结婚,还生下了一个女孩。谁知造化弄人,达内竟然是那个侯爵哥哥的儿子。为了女儿的幸福,马耐特决定以德报怨,接受达内,并让他对露西保密。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达内为了救过去仆人的命,冒险回国。结果很快被捕。马耐特医生一家听说后也赶到法国。医生用他当年坐牢的经历打动了陪审团,达内无罪释放。可仅仅两个钟头后,达内又被告发,并很快被判处绞刑。告发他的是马耐特医生过去的仆人和他的妻子(德发齐夫妇),而后者就是被侯爵害死的民女的妹妹。这个女人一心想要复仇,达内被判死刑还不够,她还要“斩草除根”,就连达内的小女儿都不打算放过。可她在和露西女仆的揪扯中,被走火的手枪击毙。同样深爱露西的西尼·卡顿和达内长相相似,他为了露西和所爱的人的幸福,甘愿替达内走上了断头台。露西一家逃到英国,过着幸福的生活,并把对卡顿的感激和热爱之情一代代地传下去。
小说反映了作者以德报怨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暴力革命的反感之情。以德报怨的医生得到了幸福;放弃了贵族头衔和财产、同情穷人的达内获得了幸福;替所爱的人的丈夫死了的卡顿得到了“永生”;满怀仇恨的德发齐太太却死于非命。在作者的笔下,起义的穷苦百姓比凶残的贵族更可恨,因为侯爵兄弟只是囚禁了医生,而起义者却把很多无辜的人送上了断头台,和卡顿一起死的小裁缝就是其中之一。那些贫苦的女人们在看到囚犯的头被砍掉时竟然一点儿也不害怕,不同情,反倒平静地数着人头的个数……
除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外,小说的细节描写也特别精彩。比如当酒桶摔碎,酒洒到路上,一群穷苦人抢酒喝的场面;对刚刚获得自由的马耐特医生的神态、语言的描写;对英国的台尔森银行内部装饰的描写等等。
我的疑问:当年的法国大革命真的那么残暴吗?法国人怎么看待这部小说?马耐特医生见过善良的侯爵夫人和可爱的小达内,为什么还要在手稿里写上“控诉他们的子孙,直至他们家族中的最后一人”?
小说的播讲者文生,声音有磁性,而且将不同人的声音表现得惟妙惟肖,尤其是马耐特医生刚刚恢复自由、神智还不太清醒时的声音很有特点,让人不由得对医生产生深深的同情。
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可以利用做家务的时间听听这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