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维修系列(三十四):挖掘机维修中的团队协作与沟通

一、团队协作在挖掘机维修中的重要性

(一)应对复杂维修任务

挖掘机的维修工作,尤其是对于大型或新型挖掘机的复杂故障维修,往往涉及多个系统和众多零部件。例如,一台智能化的大型挖掘机出现动作不协调且伴有电气系统故障,可能需要同时对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等进行检查和维修。仅靠一名维修人员很难全面、高效地完成维修任务,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维修人员组成团队,协同工作。

(二)提高维修效率

团队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同时开展多项维修工作。比如,一部分成员负责拆卸故障部件,另一部分成员可以准备新的零部件和维修工具,还有成员可以对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检测和诊断。这种并行的工作方式可以大大缩短维修时间,减少挖掘机的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而为用户节省成本和减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三)保障维修质量

不同的维修人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知识和经验。在团队协作中,他们可以相互交流、检查和监督,避免因个人疏忽或知识局限导致的维修错误。例如,机械维修人员在组装部件时,电气维修人员可以检查电气线路的连接是否正确,防止因机械安装过程中对电气线路造成损坏而引发新的故障。

二、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职责

(一)机械维修人员

故障排查与修复

负责对挖掘机的机械部件进行检查,包括工作装置(动臂、斗杆、铲斗等)、行走装置(履带、驱动轮、导向轮等)、传动部件(齿轮、轴、联轴器等)。他们通过观察、测量、探伤等方法,排查部件的磨损、变形、裂纹等问题,并进行修复或更换。例如,当发现履带链节磨损严重时,负责更换新的履带链节;当动臂出现裂缝时,进行焊接修复或评估是否需要更换动臂。

部件拆卸与组装

在维修过程中,机械维修人员承担着部件拆卸和组装的主要工作。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机械部件的连接方式和拆卸顺序,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确保部件拆卸过程中不被损坏。在组装时,要按照规定的扭矩和安装顺序进行,保证部件安装牢固且位置准确。例如,在拆卸液压泵时,要先断开连接管路和联轴器,然后使用专用扳手拆卸固定螺栓,将液压泵小心取出;在组装时,要对中联轴器,按照规定扭矩拧紧螺栓,并连接好管路。

(二)液压维修人员

液压系统诊断

对液压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是液压维修人员的核心职责。他们要检查液压油箱的液位、油质,使用液压测试设备测量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参数,分析这些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通过检查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液压元件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内泄漏、卡滞、磨损等问题。例如,当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时,要判断是液压泵故障、溢流阀故障还是其他液压元件的问题。

液压元件维修与调试

针对诊断出的液压系统问题,液压维修人员负责对液压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他们可以拆解液压泵、液压阀等元件,检查内部的柱塞、阀芯、弹簧等部件的磨损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在完成维修或更换后,还要对液压元件进行调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例如,在修复液压阀后,要通过调整阀芯的行程和弹簧的预紧力等参数,使液压阀的流量和压力控制准确。

(三)电气维修人员

电气系统故障检测

电气维修人员主要负责挖掘机电气系统的故障检测。他们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电气检测工具,检查电路的通断、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检测电气元件(如继电器、接触器、传感器、控制器等)是否正常工作。例如,当挖掘机出现某个动作不受控制的故障时,要检查相关的控制电路和传感器是否有断路、短路或元件损坏的情况。

电气系统维护与升级

除了故障检测,电气维修人员还要负责电气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升级工作。他们要检查电气线路的绝缘情况,防止因绝缘老化导致短路或漏电事故;对电气元件进行清洁和紧固连接,确保其良好的工作性能。在挖掘机进行技术升级时,如增加新的自动化功能或更换新的控制器,电气维修人员要负责电气系统的重新布线、编程和调试工作。

(四)现场协调人员

维修计划制定与调整

现场协调人员要根据挖掘机的故障情况、维修团队成员的技能和维修资源的情况,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计划包括维修步骤、人员分工、时间安排、零部件和工具的准备等内容。在维修过程中,如果出现新的情况(如发现更严重的故障或零部件供应延迟),要及时调整维修计划。例如,当发现原计划更换的零部件缺货时,要协调寻找替代品或调整维修顺序,先进行其他可以进行的维修工作。

资源调配与沟通协调

现场协调人员要确保维修所需的各种资源及时到位,包括零部件、维修工具、设备等。他们要与仓库管理人员、采购人员、运输人员等保持沟通,协调零部件的采购、运输和库存管理。同时,现场协调人员还要在维修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协调,传达维修计划和任务分配,解决成员之间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维修工作顺利进行。例如,当机械维修人员需要特定规格的扳手而仓库没有时,现场协调人员要及时协调采购或从其他地方调配。

三、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

(一)故障信息共享

详细的故障描述

在维修开始前,每个参与维修的成员都需要了解挖掘机的故障情况。发现故障的操作人员或最初检查故障的维修人员要向团队详细描述故障现象,包括故障发生的时间、频率、伴随的异常情况(如噪音、振动、冒烟等)、故障出现前后挖掘机的工作状态(如正在进行何种动作、负载情况等)。例如,操作人员报告挖掘机在挖掘硬土时,动臂提升缓慢且伴有异常振动,这一信息对于团队成员判断故障原因非常关键。

数据与检测结果共享

在维修过程中,不同成员在检查和检测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要及时共享。例如,液压维修人员测量的液压系统压力数据、电气维修人员检测的传感器信号数据等都要告知其他成员。如果某个成员在检查中发现某个部件有异常磨损或损坏,也要及时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团队,以便其他成员在维修过程中考虑这一因素对其他系统的可能影响。

(二)维修过程中的沟通

工作进度汇报

每个成员要定期向团队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包括已完成的维修步骤、正在进行的工作以及预计完成时间。这样可以让现场协调人员和其他成员了解整个维修工作的进展情况,便于协调和安排后续工作。例如,机械维修人员在完成工作装置的拆卸后,要向团队汇报,同时告知预计完成部件检查和修复的时间。

问题反馈与讨论

在维修过程中,如果成员遇到问题或发现新的情况,要及时反馈给团队,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例如,液压维修人员在拆解液压泵时发现某个特殊的连接结构,不知道如何拆卸,要向团队反馈,团队成员可以一起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或根据经验提出解决办法。这种及时的问题反馈和讨论机制可以避免维修工作因个别问题而停滞,提高维修效率。

(三)维修完成后的沟通

维修总结与经验分享

在维修完成后,团队要进行维修总结。每个成员可以分享自己在维修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包括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新发现的维修技巧等。这有助于团队成员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维修水平。例如,电气维修人员可以分享在检测复杂电路故障时使用的新方法,机械维修人员可以介绍在处理某个特殊部件磨损问题时的经验。

设备调试与后续跟踪沟通

维修完成后,团队成员要共同参与挖掘机的调试工作,确保设备恢复正常功能。在设备投入使用后,还要保持沟通,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遗留问题或新的故障。例如,如果在调试过程中发现某个动作还有轻微异常,团队成员要一起分析原因,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电话或回访等方式了解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有问题及时安排维修。

通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有效的沟通,挖掘机维修团队可以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维修任务,保障挖掘机的正常运行,满足用户的施工需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