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是一本读散了,还想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再次阅读是上周给自己定的阅读目标。早已完成,迟迟不愿放下。
一次次拿起,是什么样的魔力在吸引着我呢?是什么在推动我愿意一次次的慢慢咀嚼和细细品味呢?
问问自己,是在书中看到了自己吗?是这本书让我读懂了自己吗?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吗?是这本书给我提供了讲座的话题吗……
今天把这本书的知识点再次梳理。存在简书里,以供兴起时随时翻阅。
第一章: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定律一:成为自己。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是我们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在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定律一的破碎:我们被选择,被决定。
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不曾活过。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别人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我们,我们同样也会这样做,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名堂,最简单的说法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定律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认识。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反对这一看法,他认为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
定律二的破碎:精神胚胎被压制。
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然而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由此破碎很容易产生。
孙瑞雪称,依照她的观察,所谓的多动症其实大多数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制的结果。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抚养者中,一定是不断有人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于是这个孩子的许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发行为都被打断了,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但是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还是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假若100个敏感期的需要被压制了,那么这100个需要都渴望表达,甚至是同一时间的表达,于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时间渴望做许多件事情,但因为渴望太多了,他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于是什么都要做一点。
大人是怎样压制孩子自发的需要的,这个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会拒绝接受一小块大饼,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节约,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整张饼是完美的,会满足她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而一块饼是破损的,会让这个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实他并不贪婪,假若你给他一块虽小小的,但完整的饼,他一样会心满意足。
定律三:关系胜于一切。
情商比智商重要,这一点已成公论。那么情商是什么?其实情商就是性格就是人格,而人格就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
新精神分析流派,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这个内在关系模式可以简单而形象的解释为“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
父母与孩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衡量这个关系模式的质量,有两点:爱和自由。
自由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自由,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许并鼓励走向自我实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做起来并不难,就是在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既不要常替他完成,更不要经常限制他,譬如当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家伙,辛苦地爬向十米外的一个玩具时,但你不要因为觉得他很辛苦,就把那个玩具替他拿过来,更不要把他抱起来,带她去拿一个大人认为的更好的玩具。
爱是什么,按照罗杰斯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那么相反,假如我们做不到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于将自己的意志加在孩子身上,这就不是爱。我们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
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谈到接受,罗杰斯认为只有无条件的接受才能令一个孩子感受到被爱。然而无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做到什么我才爱你。
爱是我们用的最多的字之一,但什么是爱呢?爱就是自爱和爱别人。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会爱的人得有一个平衡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于是这个人懂得了自爱。“内在的小孩”爱“内在的父母”,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爱别人。
内在关系模式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一些父母既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要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他们本来就是优秀的父母,然而因为一些现实的局限或一些错误的观念,当孩子幼小时,他们不断与孩子分分合合,最终令孩子内在关系模式极不稳定,而这个孩子也因此成为一个无法与别人建立稳定关系的人。
孩子忍受不了分分合合,所以小时候总是在经历分分合合的孩子长大后在对人的信任度上势必会出现问题。
定律三的破碎关系最容易伤人。
父母与孩子形成良好的关系,需要太多的因素。
第一要有爱,第二要有自由,第三关系要平衡,第四关系要稳定。
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受伤,他就难以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关系模式来。
定律四 :多一只心灵之眼,看破关系的迷雾。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自爱等于“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我们需要养成一种意识,在关系中受伤的时候,适当从关系中跳出来一下,用那只旁观的心灵之眼审视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太多看似自信自爱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其实暴露出了一个秘密,他们强大的自我是伪装的,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强大建立在别人的弱小之上,他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中有一极,通常是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另一极通常是内在的小孩过于弱小,这种非常不和谐的内在关系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突,令他们很不舒服,于是他们会尽可能的向内在的父母认同,而将内在的小孩尽可能的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这些貌似强大的人对周围人而言其实是地狱。
喜欢嘲笑弱者的强者,一定是假强者。
我们应该切记一点,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从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地嘲笑别人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的。
定律五: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
所谓的积习难改,并不仅仅是因为惰性,更深层的原因是控制感。习惯意味着我们看见开头,就可以隐隐看到结尾,不管结尾是好是坏,只要能预见到就好。其实我们最惧怕的并非痛苦,而是无法预测的痛苦,假如痛苦能被我们遇见到,那么从心理上而言,这种预料中的痛苦就远没有那么可怕了,甚至为了证实自己的预见能力,我们常常会主动推动事情向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果你预见到了幸福和快乐,你就会把事情向幸福和快乐的方向推动,如果你预见到了不幸和悲哀,你就会把事情向不幸和悲哀的方向推动,所以说尽管我们很容易归罪于人,但其实我们人生的结局在相当程度上是我们主动推动的结果。
拖累症
拖累症指的是这样一种心态,看到别人的痛苦就忍不住想帮对方,而且是没有原则的帮助对方。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不能剥夺另一个人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
斯科特派克还有一句话可以作为拖累症者的座右铭:真爱非常可贵,必须只给值得的人。
自我实现的预言等于内在关系的对话。
自我实现的预言的重要性,恰恰意味着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动参与者,我们主要是被自己内在的东西所决定的,而不是被外在的所谓命运给强加的。
定律六: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怪罪父母是逃避成长责任。
怪罪是一种逃避,是将已成年的自己的成长责任放到了父母身上,自己不愿意承担自我成长的责任,而只是一味的怪罪父母或其他亲人,这就是一种沉溺性的情绪发泄,没有益处。
成年后我们必须有这个意识,不要再将焦点放在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上,不要认为这个外在的关系改变了,自己就得救了,要想得救,我们必须把焦点放到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上。
内心不会改变,还会走在老路上。
好好反省一下,看看你外在的优秀究竟有没有带给你良好的心态,如果没有,那么你一定是将外在条件当成了逃避内在自卑的工具了,如果意识到自己有这个问题,那么请试着对内在自卑做工作,而这个内在的自卑一定发生在内在关系模式中,一定是因为内在的小孩对获得爱与认可没有信心。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自我觉察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自我觉察,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就是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一旦你习以为常的价值观信念和教条背后藏着的潜意识的黑匣子的内容,被自我觉察的光照亮那些以前控制着你的一些非理性的东西,就可以消失了。
对此德国哲学家尼采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么办的问题。
亲密关系是决定人生是否和谐的第一关。
我们的一生有四个重要的关系。
(1)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即孤独。(2)自己与最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
(3)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譬如友谊与事业。
(4)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第二章:人的命运为什么会轮回
我们一生中常会陷入被同一个心理模式所左右的轮回,看上去这种轮回令人悲观,然而这种轮回中已经有了一个可以乐观的基础,所谓的命运起码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不在别处就在心中,就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由此如果你改变了内在关系模式,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你的命运。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孩子三岁前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和妈妈的关系模式,决定了这个孩子的人格。
假若在与亲人的关系中,一个孩子最初是通过奉献来获得亲人的爱与认可的,那么他就会认为奉献的我是和我,并从此以后会一直追求对别人奉献。
任何一个关系中,都要保持付出与索取的平衡。
不必拒绝付出,但要学会索取。假若我们想建立真正和谐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在需要付出的时候给予分配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没有一点缺点,那不是因为他没有缺点,而是因为他不能接受自己恶的地方。于是他只能将他内心中的恶投射到别人身上,于是他势必对周围的人无比挑剔。于是一个认为自己永远正确的人,他势必会认为周围的人到处都是缺点,这样的人心理学称之为偏执狂,所谓偏执即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他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他认为问题都在别人身上。
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他就越容易宽容,首先是对自己宽容,即接受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他看似是对自己有信心,其实是对自己得到爱有信心。
如何拒绝你?没有敌意的坚决。如何深爱你?不含诱惑的深情。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这两个充满诗意的句子。
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都有清晰的自我,我拒绝你,但不是因为你错了,我爱你也并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更不是要你回报什么,我就是爱你,要做到这两点,关键是本真自然先接纳了真实的自己,而后能面对别人的真实。
本兮与本,真是最可贵,最值得珍惜的。
跟随自己的本心,这是所有的超一流人物的共同之处,他们改变世界不是因为迎合了世界,而是世界跟随了他们。
未被实现的愿望,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对此可以用完形心理学给予解释,完形心理学是源自德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核心概念就是完形,大概意思是我们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一个有始有终的初恋,不管结果是走向婚姻的殿堂还是分手,只要有明确的结果,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然而假若初恋无果而终,就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心理图形,那么我们会做很多努力渴望完成它。
恋人和政客一样,常玩意志的引诱游戏。
所谓的情场高手不会一味的付出,相反他们会想尽办法引诱对方多付出,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对方有了一点意志的投入,他们就会渴望见到自己意志的结果。
马修斯写道,人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一个人感觉他欠了你的,他会倾向于忘记,相反,如果你欠了他的,那么他会一直记着。
学会悲伤也许是最重要的人生智慧之一,只有学会悲伤懂得放弃,我们才会从无数大大小小的魔咒中解脱出来,悲伤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医生,做心理治疗室的一个核心工作敏锐的心理医生随时会发现来访者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接受失去并学会悲伤。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
1.一个人越爱我会对我越好。
假若一个人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是相爱的,那么这个人越爱你就会对你越好,但假若一个人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是病态的,是相互对立甚至仇恨的,那么这个人越爱你就会对你越糟糕。
我们所有重要的外部关系,都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结果,并且一个外部关系越重要,我们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程度就越厉害,所以一个内心恨越多的人,他越爱一个人,他就越是那个人的地狱。
2.越忘我的爱越珍贵。
忘我和忘你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一体的。
我们为什么会痴爱一个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将对方看成了理想自我。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越大,他就越容易产生迷恋性的痴爱,然而一个人越迷恋爱人,他就越看不见爱人的真实存在,他看见的其实是他投射到爱人身上的理想自我。
也即,他爱的并非你,而是他自己。
假若没得到爱人,这个幻象就会永远不破灭,于是这个人就会永远爱得忘我。一旦得到了爱人,他就会发现爱人并不是他的理想自我,于是他投射到爱人身上的理想自我就被他拿回了爱人,从他的理想自我变成了她自己,于是忘我就变成了忘你。
这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一个关键原因。
只要用心去感觉,你就会发现男子恋爱期间的忘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他看似在忘我的爱,但其实根本就不了解他,根本就没有看到它的真实存在,他爱的只是他投射到她身上的幻想而已。
恋爱期间极其忘我的女子,一样容易是爱人的地狱。
3.年龄越大,越懂得关爱。
4.对朋友越好,对我会更好。
5.他说我不行,那一定是他行。
6.受过伤,会更懂得珍惜。
7.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学校和家庭不该是“养鸡场”。
创造力的源头是自由意志,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的信任与尊重,如果老有人替他做主,老有人安排他的人生,那其实就是在说你的感觉是错的,你的判断是不可靠的,一旦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感觉和判断的尊重,就不可能拥有丰沛的创造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比家长更重要,他的主动探索比家长的安排和指导更重要,一个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才能成为自己,才会拥有强大的独立意志和高度的创造力。
管教太多是在扼杀孩子的生命。因为创造力一定来自内在的小孩,如果内在的父母太强大,内在的小孩被严重压抑,创造力不可能强。
自由成长才能令孩子有丰沛的创造力。
感觉比理性可靠,身体比头脑可靠。
第三章: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