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终于飘起了小雨,在这十月的深秋。
老人们说:“这雨下得真好,庄稼正好已经收完,就等着这场雨种麦子呢!10月8号寒露,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雨后就可以种麦子了。”
当故乡变成了零星相伴,便很难再完整地体会故乡的春夏秋冬、风晴雨雪。但是曾经的记忆,在脑海里成了挥之不去的画面。
01 春
春天,燕子归来梁间筑巢。燕子很高冷呢,一般人家还不去,要挑选村里房子安静、漂亮且干净的人家入驻。燕子的巢儿,也是跟房顶的小瓦颜色很近的黛青色,小小年纪的我时常疑惑燕子是从哪里衔来的泥,因为附近的平原的土壤都是黄色的,并没有黛青色的泥。
村里的孩子会抓麻雀,却对燕子有着天然的敬畏。传闻,抓燕子会得眼疾。虽然这种传闻毫无科学依据,但是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农村,燕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四月,燕子在绿色的麦田上空盘旋,留下优美的弧度。
“傻瓜喝醋,傻瓜喝醋……”也许很多豫东平原的孩子都不知道,远处的天空传来这种叫声的鸟儿就是布谷,也叫杜娟。“傻瓜喝醋”,不是跟“不如归去”也很像吗?可惜的是,整个童年,对于布谷,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身。
黄灿灿的油菜花,在绿油油的麦田里分外妖娆。那景象,何需去婺源、青海呢?出门便是风景如画。
“三月三,南瓜葫芦地里钻。”农历三月三以后,妈妈就会种下许多瓜果蔬菜,此后的大半年,新鲜的瓜果蔬菜就源源不断了。
02 夏
夏天炎炎烈日下,金黄的麦田在风中掀起一波又一波麦浪,空气中都是麦子的香味。
伴随着漫长的麦忙假,农人还会在田地一头用石滚碾出一块平地,叫作麦场,用来存放麦秧子、打麦子、晾麦子。也会在麦场放上一些夏凉被和洗漱用品,晚上露宿麦场看麦子,防止粮食丢失。现在想来,挺像现在的户外露营的。
麦子收完,野兔便没有了藏身之地,还会有农家带着猎狗在空旷的田野里逮野兔。有时候几只狗追一只野兔,颇有群雄逐鹿中原的状观景象。
夏天雨水充沛起来,小河不再干枯,早晨鱼儿成群地贴着水面游来游去,仿佛在拼命吸氧。夜晚蛙声此起彼伏,愈发显得夏夜寂静。
03 秋
秋天呢,初秋绿油油的玉米叶,肆意地生长,甚至长到了小路边,路过的行人不小心都会被划破皮肤。
芝麻节节拔高,洁白的芝麻花开得密密麻麻,整片的田野都是甜甜的花香和淡淡青草味,养蜂人带着很多的蜂箱,在河边搭一间茅草屋,开始采集花蜜。
等到秋收的时候,更是一派欢喜的景象,黄澄澄的玉米,沉甸甸的黄豆,从土里拔出的肥硕红薯,朵朵洁白的棉花,河堤上像打了霜似的冬瓜……
小孩子最喜欢在田里寻找香么娘(方言,学名:含羞果)、天天番茄(学名:龙葵果),或者捉蚂蚱、蟋蟀。秋收后的土地仿佛是无尽的宝藏。
04 冬
冬天,枯树寒枝,唯有树上的鸟窝在萧瑟的风中屹立。
农人大多在屋子里躲避寒冷,有时候会拨玉米籽,有时候会用高粱杆做一些家用的炊具,也可以制作成笤帚。
奶奶家还养了几只毛兔,冬天也会给毛兔拔毛,暖暖的兔子乖乖地待在在怀里,似乎能听到她们的脉搏。
若下了雪,银装素裹的天地,可以堆个雪人,可以带着猎狗在雪地里寻找野兔,可以储藏雪水洗手,据说可以治冻疮。
如今的小村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机械让春耕秋种都变得简单了许多,大型联合收割机过去,麦子就出来了;连秋收的玉米也一样;犁地也不用费劲地撒化肥,随着种麦子、玉米的种子一起播下。
除了农业机械化,有一些东西也逐渐失去了,比如乡村中学,比如煤气推广后,炊烟越来越少,比如河流不再清澈。但是,故乡依然是故乡啊!
秋雨停歇的时候,斑鸠在屋后的大树上咕咕的叫,我拿着相机出去,却依然只能看到一片枝繁叶茂。
隔壁房檐上的两只灰色鸽子,在左右张望,又扑楞楞飞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