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挺多父母亲培养世界名校学子的成功案例,原本以为张雪老师也是这样的母亲之一。谁知她刚开始介绍家庭背景,我就被震撼到了。张老师是重组家庭,自己37岁那年成为了12岁女儿的继母,是淳淳的母爱让她愿意担当家庭女主人。
张老师的女儿真如,在那时是内敛普通的孩子,生活上急需母亲的关爱,学习上急待方法的加持。张老师首先让梦想扎根女儿的心底,短期目标广东省最好的高中,中期目标中国最高学府,长远目标师从世界鼎级专家。点燃孩子生命的火花,为她架上梦想的翅膀,源于母亲的智慧与坚持。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钉。梦想在山顶,需要抬头仰望,如何一步步走进梦想,一定需要携手全情付出。人生的高轨道从良好的阅读开始!张老师用温柔而坚定的方式,引导女儿坚持读经典,在女儿未来的学涯和人生中起到了地基般的作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张老师那时就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并鼓励女儿坚持每天运动,跑步、游泳、拉筋……每天一小时,帮助女儿在学习中更高效。
帮助女儿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重复的事情高效做,让女儿懂得料理自己的生活,与其被人包容,不如被人尊重。从叠被子到洗澡程序,从做饭到打扫房间,真如如约成为了一位拥有丰富生活技能并招人喜欢的贤惠女性,好习惯成就好命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烟火,张老师敏锐的发现真如热爱艺术,从艺术能让生活更美的角度出发,鼓励女儿绘画和练字,希望艺术能够帮助抚慰更多的心灵。
真如从中等生一步步跃升至年级前列,用实力考入广东省最好的华师大附中。实现了小目标,张老师进一步为真如立上等志-为造福社会而读书。正是因为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不论在优等生扎堆的重点班,还是自主招生落空,真如都在张老师的陪伴和鼓励中度过难熬的日子。凭借自己的战略战术达到梦想的彼岸,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公平,真如如愿圆梦清华。
在清华,真如也是系里的佼佼者,知名教授欣赏她的才华,并主动为她写推荐信。最让我感动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真如义无反顾的奔向灾区做志愿者,陪伴刚刚失去亲人的孩子们,度过幼小生命中极度艰难的时刻。在这期间,母亲是真如身后最坚实的力量,欲成其大,先成其小,母亲的伟大格局深感敬佩。之后的六年,真如无私的参与到灾区的重建工作中,分文未取。担当志愿者期间设计的建筑,在世界建筑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真如也将近三十万奖金捐给了湖南的乡村学校,爱出者爱返,真如在未来的路上一定更稳健。
在真如前往世界鼎级名校师从专业大家攻读博士前,张老师对真如讲出了心里的一丝担忧。艺术没有国界,人永远有国土。面对目前半数以上出国留学学子不归国的局面,张老师展现出了浓浓的民族情怀,只有祖国强大了,国人才能在世界的舞台立足。感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纳税人,不是空话,而是真心!
孩子今年9月刚刚进入新学道开启新的学习生涯,这个决定是我们家庭克服诸多的困难作出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在年幼时得到更多的滋养与浸润,更重要的是期待孩子在看世界同时坚守名族情怀。未来的路很长,希望与更有力量的同伴携手前行,加油共勉!
尹议聆
2022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