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玻璃人,你真的快乐吗?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个目标得到奋斗的力量,可以在文艺世界里得到慰藉,可以在幻想里拥有那个完美的自己,可是真实的参与感、爱与被爱、人与人之间分享互动的快乐,是在我们那个封闭的小世界里无法完成的。
你身边有“装在套子里的玻璃人”吗?
还记得契诃夫笔下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吗?那个总是戴着墨镜、裹着棉大衣、什么东西都要放在套子里的怪人。天气再好也要穿雨鞋、带雨伞、耳朵塞棉花、出门永远低头埋在衣领里……总之,他总想把自己包在壳里,给自己做一个安全的套子,使他能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影响。他性格孤僻、顽固僵化、胆小怕事、精神极度紧张和警觉,惧怕一切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
应该是高一课堂上学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在昏昏欲睡中不知所云,只记得一个什么都要包裹严实的黑衣怪人。我竟不知道,自己正慢慢活成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维护的是沙俄封建制度,而我固守的,是那个自认为安全的小世界。
从不关心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也没有真正关心过身边的人,我只在乎那些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不看新闻,不刷微博,不看综艺,不追热播剧,甚至不爱交朋友不喜欢聚会,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兢兢业业地塑造着完美形象。
我敏感而警觉,有着极强的自卫性,不接受批评甚至建议,每每遇到不同的人和有分歧的观点,我总是抱着“你保留你的,我保留我的,我们互不干涉”的消极态度应对冲突。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个理由心安理得地拒绝异己。直到有人告诉我,“你那不叫尊重异己,而是固步自封”。
我才发现,就像别里科夫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套子里,不允许别人进来,也不允许自己出去。我的孤僻,其实是在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生活,因为外面的世界总是让我心神不宁,我要与世隔绝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可我究竟在怕什么?
当我回头看自己的童年,我得到了答案。在爸爸掌权的王国里,犯错是可怕的,再小的错误,都要面临大发雷霆的惩罚。于是我的模式里,犯错就等于灾难。随着我在学校建立起了自己包含人生观、价值观等一系列信念的精神世界,我终于脱离了爸爸的掌控有了自己的王国,我不允许任何人质疑或是批判这个王国,我不接受任何不符合这个王国的观点,如果有异类进来,就意味着被宣判犯错了,那可是天大的灾难。我必须要弄一个套子,把自己脆弱的玻璃心保护起来。
保护自己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躲进自己的世界,将自己抽离具有威胁性的外在世界。退缩和我们内在紧密不放的巨大悲伤紧密相连。这巨大的悲伤,正是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
造就一颗玻璃心常见的3种情形
1.家长采用打压式教育
家庭中使用打压式教育,对孩子的要求经常采取严厉的拒绝,甚至是打骂;对孩子的错误更是不能理智地进行引导,而是通过言语暴力甚至身体暴力教训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经常处于一种恐惧和警惕中,他需要时刻小心翼翼,以避免遭到父母的惩罚。
2.孩子寄养或多次更换抚养者
由于家庭变故,辗转换过多次抚养者。比如曾经有一个来访者,3岁前跟母亲长大,3岁时被寄养到外婆家,10岁外婆去世又跟舅舅长大。这种孩子也会非常敏感,因为当他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他可能需要察言观色,谨慎小心,以和过去不同的方式去获得爱和满足,也会非常在意对方的言行举止和情绪变化。
3.小时候需求未得到满足
这种孩子由于小时候吃过很多苦,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会极其缺乏安全感,自尊心非常敏感,难以信任他人。可能别人一句无心的言语和举动,在他那会被严重曲解和放大。
活在自己的小世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追求完美和全能,勤奋努力
通常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可能会给自己非常多的目标和很高的要求,认为能融入这个世界的唯一方式,就是足够优秀和强大,因为足够强就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2.独立,追求自我和自由,不受他人束缚
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会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和喜欢什么,会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人和事物。
3.安全自在
由于他把自己藏在壳里,因而会很好的保护自己的玻璃心。
4.闭门造车,不懂合作
我们不想依靠别人,常常闭门造车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情,不交流不沟通,缺乏团队意识,在与人合作时固执己见。
5.脱离现实
套中人活在自己的幻想里,会常常忽略实际情况。幻想和现实的落差会让人沮丧,这常常会让我们感到绝望。
6.阻碍自我的开拓和发展
套中人只关注自己,而不关心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也无法参与别人的生活,这样我们的视野就会非常局限,我们的思想也一直维持固有模式,由于拒绝异己的新事物,我们会一直死死握着仅有的东西,而错失了很多丰富的可能性。
7.将爱与被爱的渴望拒之门外
因为不信任、或者因为怕受伤,我们很难真正的拥有交心的朋友或恋人。虽然现在大肆倡导独立,可是独立不代表我们必须单打独斗,没有爱的滋养,我们的心必定干枯无力。
试着脱下套子去看看这个世界好吗?
套子里的玻璃人,你真的开心吗?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个目标得到奋斗的力量,我们也可以在文艺世界里得到慰藉,可以在幻想里拥有完美的自己。
可是真实的参与感、爱与被爱、人与人之间分享互动的快乐,在我们那个封闭的小世界里无法完成的。同时,个人的成长也需要在一次次发现和变革中进行,唯有允许新鲜血液在生命中流淌,我们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我很喜欢《天使爱美丽》这部电影,女主角Emilie小时候因被误诊为心脏异常不能接触到其他孩子,夹在父亲的冷若冰霜和母亲的焦躁不安中,她习惯了活在自己的异想世界里。直到她意外发现40多年前一个小男孩悉心收藏的回忆之盒并决定要找寻失主开始,她逐渐参与到别人的生活。
当记忆之盒的主人打开盒子痛苦流涕、并决定要去和关系破裂的女儿冰释前嫌时,艾米丽感到从未有过的喜悦,一股爱的冲动、如同帮助全人类的渴望油然而生。那天,她扶盲人过马路,兴奋地和对方讲述她的所见所闻,“糕点房的橱窗里有皮耶罗.谷芒棒棒糖、旁边有卖杏仁蛋糕味的冰淇淋、肉店门口有个小婴儿盯着狗而狗却望着烤鸭……”看到这,我能感受到一个自我封闭20多年的心第一次回到这个世界时的兴奋和喜悦。
因骨骼易碎20多年无法跨出房门的老头对艾米丽说:“你的骨头不像玻璃那么脆弱,你可以敲开生命之门,如果你错过机会,那么随着时间流逝,你的心会变得干枯而脆弱,就像我的骨头一样。”
如果有可能,你会愿意出来看一看吗?去看看大千世界的美好,去看不同的人,去听不同的故事,去感受小世界之外的感动和喜悦。
知己主义观点:
很多敏感的人倾向于把自己封闭起来,以为这样就不会受到伤害了。但是事实证明,自我封闭并不会让他们更快乐,反而会更加孤独和脆弱。一个社会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关系当中,孤立自己只是一种麻木的逃避。我们能做的,是去面对和处理在原生家庭中受过的创伤,以此来减轻它对我们当下的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