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的关系,《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我用两天的时间才断断续续看完。
这是一部有震撼力的影片。
适合有演讲障碍的人群观看、学习。
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我边看边记录。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从小就有口吃的毛病,这是他最大的心病,一直想克服。他的家人也想方设法地协助他说好话。于是他的夫人给他找到了一位有经验的语言矫正师罗格。
罗格是个退役士兵。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亲眼看到回到家的士兵大多变成了“哑巴”,他们不愿提及死亡的恐惧。为了帮他们摆脱困境,他建立了一间语言矫正室,专门帮这些士兵克服心理障碍。
对艾伯特王子的治疗不是很顺畅,他自卑、狂躁、不配合。罗格不灰心、不放弃、不厌其烦地继续引导。他试着让他讲粗话、在音乐中朗读。
王子的极度不自信让他再一次放弃。
后来,乔治五世离世,艾伯特的哥哥“不爱江山爱美人”。把国王的位置强留给了艾伯特。
艾伯特最终还要面对令人恐惧的演讲。
无计可施的艾伯特播放了他在音乐中的演讲,他几乎无法相信他能说得那么好。这增加了他的信心,他又走进了罗格的办公室,开始了魔鬼般的训练。
加强呼吸;放松脸部肌;加强舌头力量;绕口令。
发声——感觉——跳跃——放松。
发声——甩头——吸气——呼气——倾听——来回滚动。
艾伯特豁出去了,在不断地练习中他的自信一步步加强。
终于到了要正式演讲的时候,国家要发布战争动员,国王必须发表演讲。
艾伯特非常重视这次演讲,他想要罗格尽力协助他,却受到大主教的阻挠。他坚定地行使国王的权威,一心一意为演讲做准备。
在演讲厅里,只有他和罗格。
在罗格的面对面的指导下,他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演讲。
全国上下一片欢呼,群情激昂。
有了这次成功,他在罗格的指引下,完美地进行了多次演讲。
看完这部影片,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也引发了我无数的感慨。
我从小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内向的人。小时候就害怕生人,不敢大声说话。
上学后最怕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
上班后,我最担心的是开会和当众讲话。布置工作是能简则简;回答领导提问或向上级反映问题三言两语;我清楚地记得我在公众面前从没能完整地朗读过十分钟左右的稿子或文件,更别说即兴演讲了。在要当众讲话的前几分钟面红心慌、手足无措、口干舌燥,时时有逃避的想法。
美国以前有过一个民意调查,结果表明:令人害怕的事有死亡,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当众讲话。
我曾仔细地分析过自己的原因,也咨询过有经验的老司机,也买过许多关于演讲的书籍,也尝试过大量的练习,均无效果。
2016年4月开始,我同时尝试早睡早起和冥想,通过冥想我发现了问题,我是个窦性心率的人,外界的一点刺激会让人心率加速。这是身体的本能反应,可以通过锻炼和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另外是心理作用。这是一个长期潜伏的自卑心作祟,可以通过自信心的培养克服。
电影中的艾伯特王子先天口吃,这是身体疾病。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新任海军司令丘吉尔说过一句话,他小时候也患过口吃病,通过练习,现在可以自如说话了。
至此,我发现:身体和心理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症下药地治疗,一段时间后会有质的突破。所以,我今年年初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3月又加入了日更写作群和日更演讲群。我想通过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练习、获得有效的反馈来不断增进自己的演讲能力。
开始时是一无是处的,首先是拼音不过关,夹杂方言的普通话自己汗颜,其次是说话的节奏掌握不好。于是羞于上传到群里。后来在群里小伙伴的鼓励下,发扬不要脸的精神,勇敢地发了上去。形成习惯后心里也不忐忑了。
由于工作和日更的冲突,输入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心里压力日益加大,我有段时间看见电脑便有点腻的感觉,特别是近段时间,好像思维枯竭了。非要到周末才加大马力写完、讲完五篇作品。
我想我可能是急于求成的缘故吧。上周我决定一周只看一本书,每天写一篇文章,同时把文章内容讲出来。试了一周,效果还可以。
从我个人的做法,我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出来:要认真地分析个人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然后付诸扎实的行动。在行动中不断地接受反馈、修正错误,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总会有取得成功的一天。
我以我心去演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声音训练班,学习普通话和发声技巧。老师在直播课堂上推荐了几部有助于学习普通话的经典影视作品,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