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影响,父母、孩子在家相处的时间比较长。面对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的焦虑明显上升。很多父母担心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孩子没有高学历,将来怎么立足社会,怎么成家立业?
是不是孩子学历越高,父母的教育越成功?答案是否定的。高学历教育对孩子固然重要,但不是孩子成材的唯一出路。学历并不等于工作能力,社会更需要的是孩子立足社会的能力。
一、拥有高学历的困境
1.高学历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2020年春天因为突发的疫情,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据 BOSS 直聘发布的《2020 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应届春招的求职人数较去年增加 56%;企业对应届生招聘需求同比下降 22%;北上广深应届生招聘需求近三年首次跌破三成。
这意味着今年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困境。大学生要想在这大军中脱颖而出,单单拥有学历是不够的。
我有一个堂妹学的中药学专业, 今年大学毕业,但特别迷茫。因为她不太善于交际,也不喜欢参加社团活动,大学只为不挂科、顺利拿到毕业证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可是,等到毕业找工作时,她才发现很多工作不对口,自己也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职场技能,很难跨专业找工作。加之今年的情况特殊,她更是很难找到工作。以至于现在的她,每天都在后悔没有好好利用大学时光培养职场技能,多参加些实践。
如果我们随便查下招聘企业的用人标准,发现一般有6个要求:
拥有高学历只是具备了企业用人的一项,更多是综合素质能力。可见高学历并不代表一个人优秀,也不是找到好工作的保障。
2.高学历,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
李嘉诚14岁随父母逃难到香港,不久父亲病亡,为养家糊口他放弃学业,去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去了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他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一要勤奋,二要头脑灵活,别人每天工作8小时,他工作16小时,天天如此。
只花了一年时间,他就成了销售冠军,销售额是第二名的7倍,19岁就当上总经理。二十二岁开始创业,由于不断接单,没有管控好质量,导致工厂濒临破产,但他凭借“信义”二字,转变经营理念,拆掉高筑的债台,使工厂渐入佳境。此后他更是借助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创办长江实业公司,成为塑料花大王,投身房地产,创造一个又一个财富传奇。
李嘉诚尽管没有高学历,但生在书香门第家的他,从小酷爱读书,善于总结学习,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创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社会是一所大学,只要我们努力、用心,我们就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成功了,谁又会在乎我们是什么学历,哪个学校毕业的?
3.社会不缺高学历的人,缺踏实肯干的人
当我们进入到工作的那一刻,学历就已经被抛到一边了。面对职场生活,面对市场竞争,每一个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我们还抱着学历,不肯踏踏实实做工作,就会被职场淘汰。
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曾经历过两次对自己有转折意义的失败。一次是连续两年的高考失败,一次是出国留学梦的破灭。这些挫折都曾给他带来痛苦,但也是这些磨炼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创立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的高考失利和出国留学梦是成长道路上的挫折。但是这些挫折却成为了他的垫脚石,让他触底反弹。
人的一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和挑战。不要以为拥有了学历,就拥有通向成功的钥匙,还需经受磨砺,踏实往前走。
二、怎么培养孩子
高学历教育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那我们该怎么来培养孩子呢?
拥有受高学历教育的孩子是件好事,但作为父母更应该要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家庭教育可以助力孩子,也可以摧毁孩子。
以下三点是父母在孩子成材路上要做的:
1.尊重孩子个性,发挥天赋
“没有我的爸爸就没有我;没有我爸爸的前半生艰苦的经历和对我的教育,就不会有我今天在台球事业上取得的一个又一个冠军。他不仅给了我生命,更用他的双手和智慧为我踏上自己人生的旅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丁俊晖曾经在访谈中这样谈自己的父亲。
与很多取得成功的人一样,父亲的言传身教对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于他来说,父亲更像是一个18年来始终陪伴左右的良师益友。在丁俊晖的父亲知道儿子迷上台球后,他尊重孩子的兴趣,没有逼迫他放弃自己的追求。甚至为了帮助儿子提高打球水平,他还卖房子筹钱支持。
丁俊晖的父亲发现儿子喜欢打台球,台球厅入不敷出,还继续维持,每天陪孩子练球。很少有父母会这样为孩子的兴趣买单。大多数会认为这是误入歧途,只有好好学习,通过高考,鲤鱼跳龙门,才是一条比较容易成功的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一方面的爱好,我们先不要急于打压,硬把孩子往螺丝钉方向靠。不妨让孩子在爱好方面飞一下,只有尝试了才知道适不适合。如果孩子不适合,那他也会收回心,踏实地往学历教育这条路前行。不至于在长大后,耿耿于怀童年的向往。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2.让孩子体验生活,学会自立
为了让孩子能好好学习提高成绩,我们操办孩子的一切事,不让孩子体验生活。如孩子的衣服不让孩子洗,地脏了不让孩子扫,做饭时不让孩子帮忙。长期以往孩子就养成了饭来伸口、衣来伸手习惯,不仅不会心存感激,还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殊不知,这样做却是害了孩子。孩子生活体验少了,也就无法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
孩子终究会长大,离开父母。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除了学习,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学习机器,而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
当我们只顾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剥夺孩子劳动机会时,孩子就会在我们的“好心”中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因为生活技能也如同孩子学走路,需要慢慢引导、学习,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否则,等孩子大了,就会丧失劳动的乐趣和感知能力,成为没有自理能力的低能儿。
3.教孩子直面挫折,不轻易放弃
俞敏洪说,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过程中,如果沉淀于泥沙,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因为遭受了苦难,就要否定他的价值。就像一张百元钞票,你把它扔到地上用力踩,吐口水,再怎么脏,它始终是一百元。
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因为一件孩子没做好的事,指责孩子笨,不是干活的料。而孩子听到指责后,更是气恼,不肯再次尝试把事情做好。我们要做的不是指责,更不能因为一件事给孩子贴上不行的标签否定他的价值,耐心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找原因和改善的方法。孩子会从生活中一件件小事建立起信心,坦然面对困难,那么,孩子在面临重大挫折时,也就不会自暴自弃。
三、结语
如果孩子们,本身是一块优质的原料,是钢锭、是玉料、是木材。为什么要不惜代价将他们锤打成“螺丝钉”,而不是打造成精工钢件、优质玉佩、上等木品呢?
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只看重学习成绩,忽略孩子自理能力的养成。我们要尊重孩子个性,挖掘孩子的天赋,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这样才能助力他们的人生。
我们厌恶孩子成为低能的人,却正在把他们推向这类人;我们厌恶孩子成为庸才,却亲手把他们培养成这类人;我们厌恶孩子成为低情商的人,却步步把他们变成这类人。
愿我们的父母不止关注孩子学习成绩,更多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欢迎留言关注,一起探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