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上数学几何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三角形”是最稳定性的结构。
给出理由是,结构稳定是基于几何图形的边长、内角来评定。三角形一旦边长确定后,内角也确定了,是唯一的,无法改变,通俗的说法是形状不能再改变了,因此称为稳定。其他几何图形边长确定后,内角还能改变,形状不固定,所以不稳定。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实中的应用很多,比如:埃及金字塔、钢轨、三角形框架、起重机、三角形吊臂、屋顶、钢架桥和埃菲尔铁塔等。
其实,三角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仅在物理方面,还有心理方面。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比较稳定的关系,常常都是三方的。
比如:
——我们学生时代的死党密友多是三个人;
——体育界的超级组合往往都倾向三人组,如公牛队三巨头乔丹、皮蓬罗、德曼、荷兰足球三剑客巴斯滕、古利特、里杰卡尔德;
——连中外影视界的组合也离不开“三”,如中国铁三角张国立、王刚、张铁林,《哈利·波特》黄金三角组合哈利、罗恩、赫敏。
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发现:三角关系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常见的人际现象。
因为两方发生矛盾和分歧的时候,很容易起冲突。这时候如果有第三方出现,原来两方之间的情感张力(冲突)就会减弱,三方的关系就会重新得到平衡,变得更加稳固。
所谓的“三角关系”,就是当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同时引入第三者,来减轻他们之间的情感张力,淡化他们的矛盾,从而让关系变得更稳定。
比如:夫妻之间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一旦要触及到他们之间的矛盾了,他们就会各自避开,去跟孩子说话。
“儿子你说说该怎么办?”
“儿子你说说是不是这样?”
他们这么做,既避免了彼此之间直接的冲突,同时还通过跟孩子说话,来向对方传递一些信息。
再如:美国宪法的诞生也有三角关系的应用,当时在费城开会时,互相争执的双方,在发言时,不是互相争吵激辩,而是分别对着坐在中间的华盛顿表达,由华盛顿作为第三方来吸收、消化、平衡双方的利益需求,从而取得最佳的谈判效果,确保各方利益最大化。
三角关系本是一种正常的人际现象,但是,如果三角关系中的某个人,一直成了另外两个人解决矛盾的工具,那这个人就“被三角化”了。那这个被三角化的人,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困惑,另外两人的矛盾和情绪,就会变成他的问题,而他也会被卡在这段关系中,很难出来。
而如果这被三角化人的个人是家庭三角关系(爸爸-孩子-妈妈)中的那个“孩子”,那么这种家庭关系模式就会严重影响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小孩的成长非常不利,这是我们做父母的要特别注意的!
比如:有些夫妻产生矛盾了,他们就会通过贬低孩子,来贬低对方。
妻子会跟丈夫说:“看看你家孩子,今天又惹什么祸了。”
丈夫会跟妻子说:“看看你教的儿子,成绩这么差!”
当夫妻这么说的时候,看起来他们是在指责儿子,其实是在指责对方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对家庭不够投入。
但是孩子不会知道,他会以为自己犯了错,是因为自己没做好,才会让父母这么生气,导致了父母有矛盾。被三角化的人,很容易产生很大的情感压力,有时候,这会变成孩子自卑的来源。
有一句话说的好,“千万不要让孩子变成父母拳击比赛的手套,因为表面上看起来是父母是在对打,但其实都打在了孩子身上。”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两个角度:
——如果你是父母,正在把孩子三角化,那你就要注意,不要把孩子当做缓解矛盾的工具,有些冲突和矛盾需要你去面对、去解决,你就必须去面对、去解决。
——而如果你是被父母三角化的孩子,你也需要重新回到两人(父与子、母与子)关系。你可以跟关系中的每一方讲:我很想跟你们保持好的关系,可是我不想卷入你们之间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单纯的“我和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