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为《背影》中的老父亲略显困难的上下爬了几次站台,只为送儿子几个橘子的场景而湿了眼眶。可还会回忆起第一次坐上远行的列车时,为前途踌躇而迷茫,却也将父母浓浓的爱背在了身上的景象。爱、别、离,是火车站里最容易发生的故事。满满的回忆会由“火车站”一点点看下来,记下来,再缓缓的说给来往的旅人们听。可很遗憾的是几年前济南那座可与欧洲著名火车站相媲美的哥特式风格老车站,由于限制了城市发展被拆除了。
时光冉冉,岁月柔柔。几年过去了,有人愈发怀念起那座老站,希望将她复建。我认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格,而城市里一个一个特色的建筑物汇成了独特的城市名片与回忆。因此,属于济南特有的老火车站应该复建。
我们究竟如何将这样一座原本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交通运行的老车站复活呢?只是情怀就可以实现复建吗?单纯的原址复建可能会让当年的矛盾重新出现,所以如何复建就是关键了。我认为思路有两个,1:复建老车站在不占用其他建筑面积的同时,深挖自己特色,成为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2:复建的老车站选址非常重要,要与周围景观融合,既不突兀,也可以提升一个区域的城市价值。
诚然,随着城市发展,为了建设更多新的楼盘,公路,铁路……很多老建筑都面临留与不留的难题。我们看看两个例子,原址翻新的代表——南京博物院。几年前南京博物院被施工围栏层层的挡了起来,当千呼万唤的终于掀开盖头后,我们发现她长高了。原来她不但向下挖了两到三层,同时将主体建筑向上垫高了。费时费力当时被很多人揣测是否有必要,是否会伤害老建筑本身。但实际上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物空间立刻增大许多,游人们在新馆中发现馆藏的展览更合理,更丰富了;新设置民国馆更是成了网红场所,参与感暴增。翻新复建全部原址设计,没有影响其他周边建设,与中山景观巧妙融合。她将南京的文化名城形象提升了一大截,也让这一代的南京孩子有了最有文化的回忆。济南老车站做为老一代人的回忆,如将之复建,必然会将那段历史重新唤醒,美妙绝伦的设计,也定会引得新一代缤纷踏至。
再说说看北京,看看人家是怎么样通过复建老建筑,实现新旧交融的。北京主动把原来混乱的大前门,后海的那些小店,酒吧全部拆迁。扩建并复原了老街老店,甚至老街老店的黑白照片就挂在门侧,让人恍恍惚惚,仿佛时光穿越。同时大力改善周边环境,互相映衬着,不仅让人看见了老北京们爱玩儿的爱吃的,也让新北京更干净,更有内涵。济南老车站如果没有条件原址复建,也可以仿照北京城市布局改造,形成区域化的建设特色。不仅保留了久远的记忆,也带动了新的发展。
所以我支持老车站重新出现,但复建绝不是单纯的重新建起来。无论是否是原址重建,都要让复建后老车站与周围城市设施相融洽,成为城市一道新的亮点,让济南这美丽的城市多一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