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用“我”少用“你” 拆解片段来自《高难度对话》,第157页--158页。
R:是的,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已。不过,随着谈话技术的提升,也许别人也开始敞开心扉接受来自我们的反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把反馈当作一种个人观点一一我们的意见只是另一种视角,而不是绝对真理。
很多书都建议过,这种时刻要多用“我”而少用“你”。这听起来非常老套,但它仍然很重要。
总是说“你…,,”会将对方推向防守。当我们说“你总是”“你从不…”“你的错……”“你需要......""你怎么就不能……”时人们会感觉自己遭受了攻击。说“我…...”则更加真诚,因为我们不是在指责别人的错,我们只是给出自己的观点。与其说“你真让我失望!”不如说“当你这么说的时候,我感觉很丧”。这样我们是在说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指出他们的错误。
在高难度对话中,指责和贬损对方总会导致我们远离真正的问题。因为他们伤害了我们,所以我们也想要伤害他们,对他们进行攻击和惩罚,如果这么做不合适(也许是因为我们为他们]工作),我们就会退缩,开始采取消极攻击,或者在背后说他们坏话。通常,这些做法不会让事情好转,只会让问题更加糟糕糕,这些行为可谓人际关系中的路怒症。
怎么办呢?在谈话中,我们需要站在自己的阵地上运筹帷幄,说出自己的观点,但不要评判别人的性格和行为,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行动或感受,但我们能够把握自己的回应,我们需要看到彼此的观点,发现事情的真相,而不是非要争出谁对谁错,老话说的好,“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我们去探索,就会朝着治愈和解决的方向前进。
I:WHAT:我们对别人的反馈,谈话方式应用“我”少用“你” 。对对方做的事情以客观描述,及给我的感觉来反馈,而不是指责对方,”你总是......“”你太......"
WHY:用“你”如何如何,指责对方,让对方感受到攻击,使得对方有被指责的消极情绪或埋怨情绪,对方被指责有可能会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或辩解,并不利于解决问题;用“我”,态度更加真诚,我们不是指责,而是真诚地回馈意见和想法,客观说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观点,不添加情绪上的埋怨和指责,对方容易接受你的回馈,共同沟通交流,致力于解决问题。
WHERE:人际关系沟通,回馈对方,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有意见和不同的看法时如何正确说出看法,帮助解决问题。
HOW:对于对方的行为,回馈对方,和对方交流不同的观点时,1、有诚恳解决问题的态度,非情绪化地指责埋怨;2、叙述对方行为的事实;2、用”我......“表达给自己的感受。
A1: 爱人回家后经常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有时打游戏打的很上瘾,有两次当着孩子面打游戏,使得孩子对手机游戏很向往,我很着急,”你总是刷手机打游戏,就不能干点正事儿,多影响孩子!“爱人虽然知道不对,但依然辩驳,”我一天上班多累,压力也大,我就不能放松会儿?“我提出要求,”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游戏,我们看见一次,罚款一百,用于我俩下馆子基金。“爱人点头允诺。后来孩子面前不玩游戏,但孩子不在家的时候,依然刷手机,我依然表示反感:”你就不能看会书或者啥的?天天玩手机?“爱人极力辩解,”我们单位群随时发通知,得不时地看,及时回复了领导就赞,不回复领导认为不关注工作,不满意。“加上这个原因,我虽然认为典型的官僚主义害死人,关注下工作群会顺便玩手机上瘾,但自制力的事不屑于跟他说了,他还是回家一边兼顾“工作表现”,一边顺便放松,除了避开孩子,几乎机不离手。
反思:我中枪,典型的例子,对“你”的指责,表示我的抱怨,没有“我”的诚恳和感受,问题不能根本上解决。
A1+:我应该这么做,首先言语不激烈,我态度诚恳,用“我”少用“你”,不指责:“在家当着孩子面玩手机的话,会影响孩子,孩子本来的习惯很好,晨起睡前看书,这个时间段你刷手机,吸引他注意力,慢慢习惯改成玩手机,我觉得我潜心培养的好习惯会毁与一旦,有毒的教育不如不教育。你总是玩手机的话,上瘾对自己也不好,我不喜欢这样,我觉得我们在家应该多沟通,不如规定固定的时间段专门抽几分钟关注下单位工作群,然后我们可以去公园走步锻炼身体,也可以看我给你推荐的《失传的营养学》,关注下自己的身体,我们和孩子一起看书,营造家庭气氛,我会觉得很快乐,你说呢?”说事实,说“我”的感觉,真诚交流,不埋怨指责。
A2
目的:和孩子交流,不指责不训斥,用“我”少用“你”
行为:中午午睡的时候,儿子如果还是不想去睡觉,我首先控制情绪,态度真诚地和儿子交流。“你不睡的话下午有课外班,上完会很累,妈妈也会觉得很失败,这个习惯都没养好,你陪妈妈睡觉,妈妈也会睡的快些,可以吗?”说不睡觉的行为,真诚反馈我的感觉,不高压指责。
晚上儿子练钢琴如果拖延,禁止说“你总是不想好好练,总是拖延。”我要说:“儿子你练几遍是几遍,不要求遍数,练就好,不练的话妈妈觉得很可惜,下节课曲子谈不好,老师还会重复教之前的曲子,除了浪费学费你还是迟早得练它,就是浪费点钱,妈妈觉得浪费的钱少买了多少玩具呢,再说妈妈很喜欢听你弹的曲子,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听你弹琴很享受。”反馈他弹与不弹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