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像一座大山似的压倒了每个做舞蹈培训的校长身上。原计划的寒假集训和考级泡汤了,有的演出、游学计划也都被迫中止了。春季的招生高峰期就更是一种奢望了。留给机构的只有一个大问题,怎样活下去?
我要告诉你的其实并不止这一个问题,有些机构还可能面对下面这3个问题:
1.债务挤兑
有人会问,我没有向银行借钱,哪里来的债务?很多从事舞蹈培训行业的老师甚至校长可能还不能理解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预收款。
学费或是按季度、年度收取,或是按课时卡、充值卡等方式预收上来的。既然是预收,在收取的时点上这笔钱实质还没有进你公司的“口袋”,因而不能作为收入入账,只能确认为一项负债,即贷记“预收账款”账户。(参考👉学费收入是负债!!!怎么可能???)
正式因为还没搞清楚这一点,放假前课还没上,钱已花光,也许是用作投资扩大校区,也许是当作“已赚学费”分掉了。疫情下什么时候复课还没着落,不排除有些学员因担心机构“跑路”而要求退款,如果学员纷纷要求退款,出现了挤兑的情况,恐怕机构很难继续撑下去。
2003年非典时期,就连新东方面也曾经面临大批学员挤兑退款的情况,公司出现2000多万元的现金流赤字,公司面临巨大挑战,到处筹款才坚挺过来。
2.老师辞职
老师回家无法上课,工资你是否还照发?怎么发?
照常发,就连资金雄厚的西贝也只能撑2~3个月。不发?恐怕人心散了,即使不辞职,公司与员工的信任也会从此消失。
有人说,我的老师兼职的比较多,固定成本相对比较低。没错,这笔工资你是省掉了,左右看看你的竞争对手,大家都在做什么。一夜间,线下机构都转到了线上,人家拼命地做直播,免费给学员进行线上指导,如果这时只顾省钱而什么都不做,复课后你的学员还能剩下多少?
3.合伙人撤资
患难见真情。课是停了,老师工资、房屋租金各种固定成本还在,账面上剩下多少钱,能坚持多久就要看每家机构的实力了。如果投资人、合伙人看不到机构的希望,你又无法说服对方有能力在将来把这笔损失赚回来的话,撤资、散伙可能是唯一的结果。
虽说西贝的自有资本只能维持2~3个月,但西贝的背后有无数投资者愿意把钱借给它,相信它能够把钱赚回来。因为西贝有一样很宝贵的东西,就是它多年积攒下的的品牌信誉。而又有多少舞蹈培训机构能获得大众如此的信任?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活下去?
(待续)
舞者商学院—— 听得懂、用得上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舞者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