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潘老师讲授的内容是语文“三怕”之“写作文”。的确,小学老师和学生比较头疼的就是习作了。黑格尔说:人民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老师会用很长的时间讲、帮学生修改、再批阅,依然没有喜人的局面,而学生也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完成任务”,却总是犯难、并不尽如人意。那什么是习作呢?《语文课程标准》中告诉我们写作是作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应定位为“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冰心说: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刻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到纸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是姓“小”名“习”。习作姓“小”:习作是属于儿童自己的,是儿童自己的一种生活需求,是儿童自己生活的一种真实再现,是儿童自己情感的一种自然流淌。习作姓“小”,其一,儿童:习作的本体;其二,生活:习作的源泉;其三,需要:习作的动力。习作是一种练习,是儿童为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得习作练笔。
儿童为什么怕写作文?因为我们对习作“只看‘量’而不顾‘质’”,走出这样的误区,才能让儿童用清通的语言率性表达。习作也要走出“只重‘文’而漠视‘人’”的误区,让儿童用鲜活的语言真情表达。也做还要走出“只顾‘改’而失却‘真’”的误区,让儿童用真实的语言快乐表达。
对于孩子们写的句子、小文章,我们通常都是以文学语法表达是否合理,语言是否符合我们大人的逻辑,或者以是不是按照我们大人标准来表达,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他们看世界的角度自己年龄层的理解能力,让他们畅快地率性表达,是自由写作的体现,才能有创造性的思维表现。
那么,如合让儿童快意表达呢?习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心智活动,是儿童的语文素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学生要完成一篇习作通常要经历三个转化,一是完成写作动机的转化,让儿童乐于表达;二是完成思维的转化、让儿童易于表达;三是完成语言的转化、让儿童准确表达。我们要让孩子多倾听,巧用鲜活的生活语言;多模仿,化用他人的表达方式。我们的习作教学要经营好习作教学的全过程,把握作前指导的分寸;习作练习宜当堂进行;要从精批细改中突围;要聚力于习作的讲评。
作为即将升入中段的我们来说,先从平日的写话开始,用学生能接受并提升的高度,先从爱上提笔开始,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鼓励他们的写作表现,重点是让他们多读、多听故事,积累语言素材。在平时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体验中积累经验,有所思、有所感就会有想表达的意愿。学习,真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贫瘠的海绵需要吸收的养分太多了,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