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有哪些习俗?

七夕将近,所以今日就收集一些七夕相关的习俗。

开始之前,先看下关于七夕的记载。

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

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

及泥孩儿号"摩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直不赀。

并以蜡印凫雁水禽之类,浮之水上。

妇人女子,至夜对月穿针。饾饤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

及以小蜘蛛贮盒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

小儿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持荷叶,效颦"摩罗"。大抵皆中原旧俗也。

七夕前,修内司例进"摩罗"十卓,每卓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悉用镂金珠翠。

衣帽、金钱、钗、佩环、真珠、头须及手中所执戏具,皆七宝为之,各护以五色镂金纱厨。

制阃贵臣及京府等处,至有铸金为贡者。宫姬市娃,冠花衣领皆以乞巧时物为饰焉。

                                                                                                           ——《武林旧事·卷三》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    

又以黄蜡铸为凫雁、鸳鸯、鸂鶒、龟鱼之类,彩画金缕,谓之“水上浮”。

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

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    

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面端,如捺香方胜之类。

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    

又以菉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  

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

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    

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

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

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里巷与妓馆,往往列之门首,争以侈靡相向。

                                                                                                                                              ——《东京梦华录·卷八》

以上的记载都是宋代的,根据描述就可以知道那时七夕的一些习俗。

1.供奉摩睺罗

摩睺罗也称磨喝乐,即小泥偶,多衣荷叶半臂,手持荷叶。七夕供奉摩睺罗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宋史·志·卷六十二》中有记载:“上元结灯楼,寒食设秋千,七夕设摩睺罗。”

不过宋朝稍晚以后,就不再是小泥偶,而是用各种象牙雕镂、龙涎佛手香、镂金珠翠等等来制作,姿态不一,越来越精致。

2.乞巧

最早的乞巧方式就是穿针乞巧,始于汉,流于后世。《舆地志》曰: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妇女们对月穿针。大概情景就是,一帮少女们坐在院子里,摆上酒水瓜果,用针线做些小物品来赛巧。

3.喜蛛应巧

就是把蜘蛛抓到小盒子里,到第二天打开,看谁抓的蜘蛛织的网更密,谁就是巧多。

4.种生求子

把菉豆、小豆、小麦等放到磁器里,浇水种上,让它长出绿油油的嫩苗,用红、蓝彩缕扎成一束,就叫“种生”。

南方各地民间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除了以上这些宋代相关记载,还有很多其他的七夕习俗。

5.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习俗。

《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6.兰夜斗巧

网上找到的一个版本: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7.拜月乞巧

一般是少女、少妇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另外,约好参加拜月的少妇、少女们,会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来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月亮许愿。

8.晒曝

《太平御览·时序部·卷十六》里有记载:“七月七日晒曝,革裘无虫。”

《世说》曰: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曝晒衣服,隆乃仰,出腹卧,云:“晒书”。

崔寔《四民月令》曰:七月七日作麹合蓝丸及蜀漆丸,暴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

可见还有个七夕那天曝晒衣服和书籍的习俗。

9.童女沉海

《博物志·卷二》里记载有一个外国会在七夕这天取童女沉海。

毋丘俭遣王颀追高句丽王宫,尽沃沮东界,问其耆老,言国人常乘船捕鱼,遭风吹,数十日,东得一岛,上有人,言语不相晓。其俗常以七夕取童女沉海。

10.祭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十七》里记载:

是日七夕,此方人即以当中元七月十五日,民间传统节日,当晚追祀祖先,益不知乞巧,只知报先,亦一方之厚道也。

就是说粤西这地方的人把七夕当中元节,不知道乞巧,只知祭祖,也是一方厚道淳朴的风俗了。

11.其他相关记载

《抱朴子·内篇·杂应》:

或用明镜九寸以上自照,有所思存,七日七夕则见神仙,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一示之後,心中自知千里之外,方来之事也。

《龙鱼河图》:

七月七日,取赤小豆,男吞一七,女吞二七,令人毕岁无病。

《太平御览·时序部·卷十六》:

合乌鸡药:是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三月三日桃花末涂面及遍身,三二日肌白如玉。此是太平公主法,曾试有效。

《万历野获编·卷一》:

南唐国李煜以七夕生,亦以七夕卒。



其他素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427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551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747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39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55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37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48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52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34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92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33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1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77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2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47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98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77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自古以来神话传说颇多,四大爱情神话更是脍炙人口。孟姜女触长城、梁祝化蝶、董永和七仙女,还有源自星辰的牛郎织女。...
    霜月寒烟阅读 1,873评论 0 4
  • 家家乞巧望秋月 ——咏七夕节古诗词赏析(一) 王传学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称为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
    王传学阅读 4,261评论 10 13
  •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
    白丁平民阅读 760评论 16 28
  • 中国各地的七夕习俗各有不同,爱恋当中的人们一定少不了要准备好玫瑰花和巧克力送给自己的另外一半,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
    众智云阅读 329评论 0 0
  • 文/易觉 又是一年圣诞节,和室友下楼吃饭,他忙不迭地跟我讲马上要顺便拿一下快递。我问他什么东西,他说给他对象的圣诞...
    易觉阅读 531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