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正是听八卦的好时节,我嗑着瓜子吃瓜。
身边一户人家因为一百块而吵起来了。
大年初一,一家四世同堂齐聚爷奶那,小辈等着长辈们发红包,这是惯例。
但那家老大不知道突然脑子短路,给了所有孩子红包,却唯独没有给三弟正上大学的大女儿琳。
他说琳大了,就不给了,自家如何如何困难,没钱。
但这一家的往常传统是孩子毕业才不给,而且红包也就一百元。
三弟和其媳妇生气呀,现在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做人的问题。
毕竟,全家的年夜饭是三弟包的,除夕夜的压岁钱,加上初一的红包一个不少老大家的孙儿。
重点来了,火上浇油的是,身为孩子们的奶奶,老大和三弟的母亲,她偏爱老大,她选择为老大说话……
事实上,这个家里的资源也是偏向老大的。
到这,三弟媳妇忍不了了,因为老母亲吃的住的都是由她和丈夫承担,但现在自己花钱还不落好,最后不欢而散。
这正是应了那句:家里最自私的那个人往往受到的照顾是最多的,而默默付出的人却什么都没得到。
老大的行为,像极了《百年孤独》中的费尔南达。
她自私自利,一直认为自己会成为女王。只是,原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让她认清现实,而后选择嫁给了奥雷里亚诺第二。
她将婆婆桑塔索菲亚当做佣人用,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享受着婆婆给自己带来的舒适和方便,她却不关心婆婆过得如何,比如睡在地板上舒不舒服。
甚至在婆婆带着微薄的财产离家后,她不仅没有担心,反而是责骂婆婆,还在家检查婆婆有没有带走家里值钱的东西。
遇到这类人,首先要明白他们是不会变的,这是人性。
这就像是农夫与蛇的故事,善心换来的不是感恩,而是“报应”。
因此,不必妄想通过对对方好而赢得对方的心或者感化对方。
曾经的付出无法改变,但现在能改变的是未来,减少自己的沉没成本。
故面对这类人,一定得及时止损。
我们因为爱,因为富足,所以愿意给予,愿意多承担一些责任,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但当我们认清对方的为人后,就该及时止损。否则,付出越多,沉没成本越大,得到的善意反而越小。
其次,远离那些自私自利的人。
老舍在《离婚》中塑造了一个烂好人大哥,他真心为身边所有人考虑和主动帮忙,却顾不上自己的老婆和儿女。
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很好,但不适合做家人。因为身为家人,总要为外人让渡利益。
如果遇到自私自利的人,应尽量远离。如果自私自利的是自己的家人,那么就想办法优先保全自己的利益,而后与之保持距离。
不然,会掉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正如自私之人的信念,人怎能不为己呢?
最后,保持自我,迭代认知,仍拥有爱的能力。
在漫长的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人。付出的真心未能得到回报,但这并不是让我们失去爱的能力。
爱有很多种,亲人之爱,恋人之爱,同胞之爱……不能因为某个人或几个人,就封闭自我,从此不再付出,不再去爱。
就像开头的三弟,他可以收回对老大家的给予,对其母亲也可以只履行正常的赡养义务。但他仍可以去爱,去给予有正向回应的亲人和朋友。
比如将给老大家的资源给予其他兄弟姐妹,比如往后对妻女更好。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世间有自私之人,但更有人性的光辉。愿你我遍历山河,仍觉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