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书,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很难懂,比如暑期阅读过的《中学阅读教学新论》,很多理论术词都能把我搞糊涂,索性把每次出现理论术词都列出来,随着阅读的深入而建立社会演变与教育创新之间的关系。相对于这样一类具有学术价值的书籍,只能以理性分析为主,很难用感性去领悟。说白了,多以逻辑思维去梳理,把它们当做知识,而不是用心灵去悟去慧,已获得对教育教学的感悟和情感体验。如果用“智慧”一词,我目前所处的状态连“智”都算不上,更别说“慧”了。
买了很长时间的《沉默的大多数》,我只读过很少的几十页,根本没资格表达我的读后感。心心念念想读林语堂先生的《 生活的艺术 》,并且不屑于网购,从书城买来静静地读,读不懂的内容,再去重读,这样的做法很少,所以就不是单纯以理性分析为主,更多的是用心灵去领悟,去感受每个时代的哲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对宇宙和生命的哲思,我十分敬重他们那份在社会的局限性下,以有限的思维能力去探究无限的时空的勇敢。单单以他们对死亡的领悟就超越于今日世人,还有自省能力。
人随着阅历的增深,对世界万物的感悟也愈发深刻,生命渐渐有了一份厚重和丰盈,也透露着那么一份难得的宁静和祥和。有位恩师说过,当拿出已读过的书籍,重又在灵魂的世界旅游时,所看到的景色定然是不同的。今日的我与往日的我,就如同一趟列车上的不同的人,内心因审美程度不同而所观看到的景色不同,对同一件事物的领悟力度也不同。所以,他一直比较赞赏我们经典书籍的重读,肯定会比第一次阅读有更深刻的体验。他还说,倘若说第一次阅读是理性与感性的参半,重读就是把人生体验与知识融合、获得智慧的手段。
自然,社会也在变化,经典书籍虽未改动半字,同样的一句话也因时代不同而会延伸出不同的内涵。我一直仰慕人有深刻阅读感受的人,虽说阅读与否并不影响生存,不会因为阅读而立即让人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我认为不要为阅读寻找一种目的或理由,就像生命本身一样,倘若有目的,那目的就是死亡。我的说法有些纯粹,在现实生活中,阅读是有目的性的,就像理性空间中不存在没有悖论的结构一样,都是相对而有限的,倘若为阅读而阅读那很无趣。
有关阅读,古人今人已探讨的太多了,但无论谁去探讨,都无法代表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就像秋一样,有关秋的文字,恐怕阅读一年也未必读完,但没有一篇能表达自己的心灵。教育莫不是一样,若非学生的自我学习、领悟、教育的能力,天才教师也无能为力。可见最本真的知识和智慧,关乎于自我的生命而非他人,传授显得多么无能。所以,人说教育是心灵的碰撞,是靠熏陶来的,一点不为过。教育所要做的就是挖掘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带领他一起去思考这个世界,从中领悟思索的方式,以及如何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这个世界,把自我教育作为获得幸福、价值、意义等终生财富的途径。学校所要做的就是提供这样一个环境,有一批心灵高贵、有激情,有教育梦想的人,这自然涵括书籍。
不觉中归一到教育,本来是探讨重读经典书籍的意义的,这或许就是“不在其职,不谋其位”的反调,在其职就不知不觉中思索到它。就像人面对各种节日节样,自然而然因这个节日的庄重而略感这份悲凉之意。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外游子也不自觉地思念家乡,和那渐老的父母双亲以及离我们远去在天堂的亲人。
以前一本书如果看不懂就会让其束之高阁,不再去碰它。现在回过头来想,读不懂书籍不要怕,因思维、知识结构和人生经验的差异,可以放一放再读。或者直接读下去,人终会有一种对书籍内容的宏观把握,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就显得略容易且舒适许多。而且,重读的时候更容易结合人生、社会、历史等生命元素,而获得更多的心灵体验和智慧。
世事沧桑,如果不付诸努力,似乎没有什么事是可以通向坦途的,根本没有捷径可走。读书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