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5
前文所述的15条分析阅读的规则,在应用时要随不同类型的读物,随时进行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应用于任何一本书。
这些规则,一般来说适用于传达知识的说明性的作品,并不适用于阅读小说或诗集。小说戏剧和诗并非按照共识、主旨、论述来成文的。
两种实用性的书
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书中所讨论的实际问题。
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实际应用的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实用性的书,可以提供一些同类特殊情况下的普遍规则。但读者需要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利用自己的判断力,才能将这些规则应用到实际情况中。
一本实用性的书,不但包含了规则,还有理论性的知识。
规则与原理的结合就是事物的理论。理论性的原则会演绎出出色的做事规则。
实用性的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都是在说明规则;另一种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阅读一本以规则为主的书,主要是要找出这些规则。这些规则通常是祈使句而非叙述句,
作者可能会用原理来证明这些规则的可信度,或是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些规则是可行的。
另一种实用性的书,主要谈规则背后的原理,这与纯理论的书是不同的,因为要解决的终究是实用(行动)的问题。
纯理论性的书中,相同或反对的意见都与书中所谈的真理有关。
但实用性的书中,行为规则要称之为真理,有两种情况:一是真的有效;二是这样做能带你得到正确的结果,达到你的预期。
在判断一本理论性的书时,读者必须明确自己与作者之间原理与假设是否一致。
而判断一本实用性书时,所有的事都与结果及目标有关。
说服的角色
阅读一本实用性的书,需要回答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实用性书籍的作者,致力于将你引导到他的结论上,他给出的方法必须要打动你的心智,激起你的情绪反应,左右你的意志,也就是,希望你接受他的结论和他提议的方法。
这是实用性书籍的特性,一个人必须要被说服,以采取特定的思想与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理智,情感也是重要因素。没有人会在没有受到感动的情况下,采取实际评论或行动。
一个人如果真正读懂了一本书,知道这本书的基本共识、主旨、结论是什么,就能觉察出作者在使用一些“情绪用字”说服自己,就会对推销有抵抗力。
另外,作者的“性格”在实用书中比在理论书中更加重要。
赞同实用书之后
在读一本书时要提出的四个问题,在读实用性书时要有相应的改变。
第一,这本书在谈些什么?(没有多少改变)
在阅读实用性书时,规则四(确定想要解决的问题)调整为:找出作者想要你做什么?
规则八(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调整为:了解他要你这么做的目的。
第二,找出作者的共识、主旨与论述(变化不大)
第三,内容真实吗?实用性的书最终的目的是,你能不能接受作者的最终目标,以及他建议的达成的方法。
第四,这本书与我何干?
阅读一本理论性的书,你关于这个主题的观点会多少有点变化,对一般事物的观点也会有所调整,但这些调整并不一定需要你采取行动。
但对于一本实用性的书来说,如果你认为作者提议的结论有价值,相信他的方法真能达到目的,你会按照作者希望你做的来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