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诗意味着质量、意味着精致,也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今,永不满足的欲望,永无止境的追求,永不停歇的脚步,正在改变我们的物质生活。物质文明建设,不是太慢了,而是太快了,快的像自由诗和写自由诗的人,无拘无束。同理,各类工业园区、城市综合体、农村贸易市场建设的势头,不是停滞不前了,而是争先恐后了。
要像“唐诗”一样进行高质量生产。新时代物质文明建设,既求意境美,更讲格律美。企业生产,倚重工匠精神,公司发展,注重制度建设。总有一天,钢铁文化会让位于汉砖文化,满负荷生产线会让位于有智能机器人,市场时空化、过程化销售会让位于大数据。
要像“唐诗”一样有精致的生活。起承转合,有平有仄,跌宕起伏。让现代人有诗意的生活,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书画、工艺美术创作之中。通过减除法,把简洁、朴素引入年轻人生活规范。在不久的将来,极简主义成为生活时尚,同时,创意生活,使人思想更纯粹,使人生道路更充满艺术化氛围。
要像“唐诗”一样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还原,恢复江、湖、海自然生态气息,让中华豚、千年乌龟和美丽珊瑚礁,顺心顺意、大摇大摆、前仆后继回归。王维的诗中画、画中诗,陶渊明式的田园诗生活,不是梦境,是振兴农村的绝唱,也是美丽乡村的最新版本。
从今天开始,我们像“唐诗”一样,把思想情感注入现代文明,并有机转移到新时代文明。 (陈水河撰写于2018.1.15.晚上)
注:本文部分观点采撷于浙江兰溪郑亚春,油画图片来自于浙江兰溪油画家朱维康。
附录:唐代诗人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是王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能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