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孝有什么稀罕的?叛逆小孩被感化痛改前非的戏码我们看得还少吗?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心里想的是这个。以前的哪吒是割肉还母、剔骨还父,是“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反叛与自由,不惜以割肉剔骨为代价,与血缘彻底决绝。
哪吒成为我们摆脱羁绊的英雄想象,但小时候是不懂哪吒的悲情的——父亲的存在对他而言是一种巨大的伦理折磨。
而这种悲情放到今天,似乎没有那么极端,但又是那么常见。现实的困境是什么呢?父母子女之间是不平等的,在大部分的父母心里,你的“个人意志”微乎其微。“你要”和“不许”是最常见的两种语气。能退让的我们多少就退让了,而不愿意退让的时候我们在无视父母的过程中内心又受到多少折磨?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却是加重伦理枷锁,“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幌子,通篇电影讲的是叛逆小孩被感化,父母可以替我们决定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三观太正了!”网友是这样说的。
电影里的著名台词:“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而从电影里翻译出的教化、服从也个个像一座大山,让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路上负重前行。
《小团圆》里张爱玲写她去母亲那里还钱,趁机取出那二两金子来递了过去,低声笑道:“那时候二婶为我花了那么些钱,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这是我还二婶的。”
二婶是她称呼她母亲。后来书评中总有人说张爱玲毒苦,六亲不认,还金这一段作为辅证。
我却太能理解了,被家里逼急了的时候也暗暗许愿:希望有一百万来为我赎身。在母亲一边说着支持你提升自己一边给你发父亲在烈日下辛苦工作的小视频的时候,谁没有想过拿几根金条掷在父母面前说:“这些年你们为我花了这么多钱,我一直过意不去,这是我还你们的。”(从此我不欠你们的了)是想说却说不出口的。
割肉剔骨是神话里的决绝,还金是现代的决绝。可是欠了债可以还,欠了情怎么还得了。这才是真正的困局。
黑云压城,白浪滔天,小哪吒横剑在前,“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