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成长团】武军华分享第96天第98篇(五期第7天、晋级第65天分享)2020.7.12
今天一个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向我求助,因为是我小饭桌的孩子,所以比较了解。妈妈烦恼的问题是,孩子不愿思考,一做作业只要遇到不会的题就问妈妈,让他自己想,就是不去想,就会说“我不会”,妈妈要是不管就不写了。妈妈问怎么就让他学会思考了?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个性问题,对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刚上学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个共性问题。
孩子天生对父母有依赖,特别是在孩子小时候,一遇到困难就喊妈妈。我女儿小时候也是妈妈妈妈不离口,甚至于现在上初中了,一有问题张嘴就叫妈妈。为什么孩子们都是这种习惯?有没有发现“我不会”是许多孩子的口头语?还有,有没有发现很多孩子眼睛里没活儿?也就是没有眼力见儿?
都是因为父母太万能了!在孩子面前父母总是表现得有求必应,以“我能行”、“我就应该帮孩子”、“舍不得用孩子”“他做不好”等等姿态,在孩子面前充分展示“全能父母”的本领。孩子乐得有人帮忙,有人服侍,既不用动手也不用动脑,享受生活就好,从小到大一天天的更加依赖父母,觉得“我的父母很行,而我自己什么都不行,我必须依靠父母才能成事。”如此一来,就会形成“全能的父母,无能的孩子。”孩子就完全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学会放低姿态,在孩子有能力办到的事情面前,装无能,装不靠谱。比如在学习上,有意识就孩子的写作业和他做个比赛,“看谁做得快”、“看谁做的准确率高”,父母有意示弱,故意多错几题,或者做题的时间比孩子长一些,给孩子有当强者、胜利者和小老师的机会,让孩子在过程中去体会到学习带给他的乐趣和愉悦,让他在过程中听到父母真诚的赞美,看到父母欣赏的眼光,这样的过程就是在一次次唤醒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如果父母能在孩子每次说“我不会”时,先点赞孩子愿意表达,敢于提问的行为,然后再加以引导,一起探讨。相信不用多久孩子的“我不会”会被“我能行”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