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绝对不可能。从基本层面上来看,主要有两个原因:
- 一个人是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不劳而获是诸多梦想之一。立刻看到结果的确定性深入天性。各种广告就针对欲望,“无论你有什么问题,我都有就解决办法”。
- 不懂得有些阶段是无法跨越的,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耗费时间。
根据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 David G·Blanchflower 调查结论。一个人的一生经历的满意程度与年龄段分布层 U 型曲线。15 岁开始下降,直到 45 岁上扬。漫长的 30 年里,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造成浮躁心理压力巨大。越浮躁越对现实不满;越对现实不满越浮躁。更大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
欲望无限,想要的太多,满意度下降。出路的起点是接受现实,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无法一蹴而就。
交互
交互才是硬道理。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获。生活的本质就是,你想要什么它不给你什么。解决的办法就是,你给我什么我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完美永远是梦
完美永远不存在。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非常不现实有及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因为不懂,所以不现实,因为不现实,所以脆弱。完整很容易受伤,因为要求太高,也因此总做不到。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时刻忍受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任务无法完成。
未知永远存在
人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存在。希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未知永远存在。一个初学者最爱的是钻牛角尖,以为这是接近真理最快的方法,全然忘了一个初学者心中是没有地图的,一味的先前,最终只能是迷路。
未知分两种:一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另一种是可预见的未来能够解决的。第二种是每个学习的人都有面对的,第一章的内容需要后面的某一章的内容才能明白,这几乎所有高难度知识体系的普遍特征。
只能开始不断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有问题解决不了时,暂时先记下来,而后继续前行。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人们往往低估环境的巨大能量。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许多我们的想法、目标和认识,都是环境灌输给我们的。对当前的职业不满意,向往着梦想的职业。绝大多数的职业只依靠积累,而不是天赋。当积累不够时,空想只能带来借口、焦虑。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本质上看无法摆脱现状,因为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任意时刻的原因。
心无旁骛的做事吧,热爱自己的生活,今天的一点点改变,才能改变未来,让自己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与时间的做朋友
如果把成功定义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并在最后期限之前漂亮的完成。大多数时间管理技巧实际上发挥不大作用。
真正有用的简单道理,现实只能接受。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内心却不容易接受。一个例子是正态分布,如果一个事情影响的因素很多且没能占主导的因素,最终结果就是正态分布。这样每个人拥有的所有资源必然就符合正态分布,不可能做到平均。在一些人心中,不平均就是不公平。平静的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人类从狄奥根尼睡木桶,到马克斯劳动剩余价值,直到凯恩斯的“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