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总以为自己还年轻,自己还有很多的资本,所以我们挥霍光阴,蹉跎岁月,一次次对自己说还有下次,可是你的下次是别人的第一次,你拿什么跟别人比?
没有走出校园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有多牛,以为自己将会是未来的比尔。可是放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才会发现,你是牛,你只能和牛比牛,你是会成为比尔,可是不姓盖茨。
我们熬过了三年高中的苦海,所以把所有没有得憧憬变成了大学里碌碌无为的虫蚂生活,然后把自己方面的雄心大志变成了被黑洞吞噬的星辰,只有一眨眼的光辉。
很多人说你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急什么,人家那么多野鸡大学的还没有喘呢!
名牌大学真的塑造人才么?不,应该说名牌大学真的塑造社会型的人才吗?
大三那一年,身边的人大多数都选择了读研,其中有一半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选择的意义。我最好的朋友告诉我,她选择读研不是为了更加的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是不想太早得离开大学这个竞争相对较小的社会。
他们不自信,他们没有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面对考研这个如流入海的大趋势,他们抱着文凭解决一切的毅然决然的投入了考研大军。
没有勇气去尝试,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水平。高中以前的生活我们都是按部就班,考个好大学成了每一个用功读书人心中唯一的想法。那时候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力,所以我们选择的能力被一点一点的抹掉。当我们进入大学,当我们将要离开大学,那么多的路,那么多的选择,我们多么希望有人可以给我们一条路。所以我们求爷爷告奶奶,走亲戚访好友,可是人多口杂,心也乱了。特别是那种没有主见,风一吹就倒一边的人,更是想死的心都有。我们最悲哀的就是在该学会选择的时候没有选择的机会,当给了你选择的机会的时候没了选择的能力。
大三那一年萌生了一个奇葩的想法,把所有能考的证都考一遍。可是结果么,美其名曰自学成才,到头来每个水沟里都洗了一次澡,等穿上了衣服,早忘了洗澡水的味道。每一次投简历都是有各种证书做美化,一到面试就像吹爆了的气球。
所以说,不要没有目的的去做一件事。沃顿商学院的一门谈判课上说,谈判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目的。
你是在和自己的未来做一场谈判,如果失败,你也许可以重来,但是你付出的机会成本太高。你丢了时间,你失了信心,你还没得到成功。
你或许不知道你到底喜欢,但你必须知道你适合什么。就像你知道你喜欢漂亮昂贵的衣服,而不喜欢地摊货一样。你给自己定义你应该是穿着阿玛尼,拎着lv,所以你就应该是适合这一个人群的。
知道了你适合什么,你才有动力去把自己塑造成你所定义的那个人。
适者生存,不是适合自然环境,随着科技的发现,适应自然环境已经成为过去的定义。就算自己不想去,他人也会逼着你去做。你从小到达打的针,吃的小糖丸还少吗?现在的适者要适应的是人!
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从东非来到我们现在的居住地,他们一定没有想到,当年那种采集而居的原始生活,那种一个种族一条心的生存状态会演化到如此的社会。
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不再是那些不同大脑构造的种族,而是那些和我们有着相同构造,基本思维模式一致的人。
因为我们彼此基因的相似性,所以你要打败一个人的机会只有0.1%。
你还在等待么?,等待什么呢,基因突变的概率多么小,时间多么长,还不如现在开始给自己一个定义,然后将自己的经历写成验证,最终得到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