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而情之,余清。
——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
“情”,还是“静”,这恐怕是帛书《老子》甲本与通行本《道德经》最为显著的不同之一。
“情”字目前最早见于周代金文,其字形由“青”字演化而来,在帛书《老子》成书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写法是 上青下心,也正是帛书《老子》甲本当中“浊而情之”、“守情”等句子中“情”的写法,与帛书《老子》甲本中同样存在的“静”字(甲本德经中有“我无為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此处就是“青争”的静字)写法完全不同。因此,不能武断的把原文的“情”直接当作“静”来理解。
从文字的本源来看,“静”和“情”字的字源都是“青”。青,目前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字形是上“生”下“井”。“生”是代表字意的部分,“井”是代表字声的部分。井生为青,是何义?
传统的自然村落,必然会有的一种固定的设施,即是水井。水井是人类从游居转变为定居、从狩采转变为农耕的至关重要的生活和生产工具。有了水井,即使远离水源地,人依然能随时获得饮水,种植的作物能得到及时的灌溉,按时发芽,成苗,结穗,土地才能呈现为一片使人欣喜的绿油油的颜色,充满“活下去”的希望,此等颜色以及状态,即“青”。
可见,青 的内核,是 人 对于 生 的 希望。
心青 为 情,争青 为 静。
这样理解,再从字形来看,可以看出,情是发自于内心的对生的渴望和意念,静则理解起来相对复杂,目前发现最早的“静”的文字是西周毛公鼎金文,字形即是两只(不同的)手在争夺 青,是一种竞争对抗的状态,这似乎与我们所熟悉的静的含义并不相符,但实际上,古人对于抽象意义的理解比现代人所想象的要深刻的多,那时的人已经意识到,绝对的静是不存在的,静是相对的,相对立的东西达到一种平衡,就是静,也就是说,围绕“创生”所形成的对立平衡,即是静的概念。
因此,“静”是一种状态,而“情”则是驱动力。
理解到这里,基本上可以确定,两者不存在通假,情就是情,静就是静。帛书《老子》甲本在此处用情而不用静,就是在阐述如何由“浊”的状态进入到“清”的状态,靠的是本源的驱动,是情。乃至后文中,真正要守的也是“情”(守情表也),而不是“静”,真正的“静”是不需要守的。
事实上,在真正道家的理念中,“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几乎在所有正统道门术数、术法中,“有情”都是极为重要的底层原则和逻辑。
如果你问一位真正的道士,道家的理念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什么,那么你得到的回答中,“有情”绝对会是排在前三位置的答案(这也是判断一个道士或者道家人士是真还是假的判断依据之一,如果与其谈道谈了三分钟,还没有谈到“有情”,或者其根本不认为“有情”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判断是个假把式)。
浊而情之,余清,
一池浑水怎样才能使其清澈?是保持静止,使浑浊之物沉积?还是建立起一套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懂得养鱼的人都非常明白,养鱼先养水,养水靠静止不动是不行的,要建立硝化菌系统,要过滤,要绿植,要光照,这样养出来的才是充满生机的水,能够让鱼长久的存活下去。
治理黄河的人也非常清楚,要让河水变清,不是靠水“静”下来,而是养护上游林木保养水土,在下游束堤冲沙,排沙入海。
有情,则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