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 教后记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世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炼,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
由于是在初中接触的第一篇古文,虽然篇幅短小,内容简单,但想着是否应该让学生对初中古文学习有个整体感知?琢磨再三,还是打算先预设两课时,再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决定后续。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咏雪》。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区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
从知道的聪慧小孩故事导入,简单介绍《世说新语》,并对志人小说特点补充一二。新课开始之前,对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常规和重点就行说明。
学习从有感情朗读开始,齐读,自读,赛读。之后,开始讲解文意,指导学生怎么听课,做笔记,引导学生学习质疑。
疏通文意之后,以家庭氛围感知,和两个比喻句辨析为重点,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
一节课,感觉紧紧张张。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不知从何入手,听课抓不住重点。感觉有些奇怪,小学时也是有几篇小古文的。和学生聊了聊,学生说小学时,只要把课文背过,再把翻译背过就行。其他的,老师没说过。好吧,我就从头开始教吧!看来,两课时想完成教学,有点困难。
第二课时,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了解“敬辞”“谦词”的概念,继续感知古今汉语的区别;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从对《咏雪》的背诵和重点字词解释导入,疏通文意过程中,重点讲解谦词与敬词,并补充常见的敬词和谦词引导学生识记使用。
在学习人物描写时,以“方正”为核心,引导学生对元方的懂礼知义,率真可爱有全面认识。本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元方的“入门不顾”进行辨析,但因为在之前讲解敬词谦词费时太多,导致课堂学习未能完成预设任务。
这节课,因为课前学生半天进入不了状态,光维持秩序就花了十分钟左右。再加上,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不会听课记笔记,课堂推进艰难。看来,两课时确实完不成任务了。
第三课时,熟读课文,引导学生明确文言文学习要求,再次感受《世说新语》语言简练,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
从复习两篇文章的重点字词解释导入,然后对元方入门不顾行为进行辨析,在学生辨析过程中,渗透家风优良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家里的人之间的相处特点。再通过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对元方的诚信方正能有更清晰的认知。
熟读课文后,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两个句子,引导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特点。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谢道韫,陈元方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对于两篇文章的出处“言语”“方正”有所体味。
最后将两篇文章中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进行整理,使学生对于初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有初步概念。随之拓展阅读《道旁苦李》《释盗遗布》两个小短篇。
这一课时,可以说是对前两节课遗留问题的补充。两个班学生学习底子太薄,但课堂推进节奏稍慢点,还是可以看到学生明亮的眼神的。通过这一个月的接触,问题孩子的家庭存在不少问题家长。无力改变家长,也就只能尽可能的去影响学生了。二三十年后,他们也会为人父母。所以,即使这篇文章的教学时间拖沓了一节课。我也想让学生能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学习,让他们能有所沉淀。
注重家风传承,引导学生明礼诚信,语文课堂义不容辞。